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8-10-31周兰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周兰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周肢体肿胀发生率和康复情况。结果: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无肿胀患者45例(84.91%),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无肿胀患者25例(47.17%),观察组患者Ⅰ级、Ⅱ级和Ⅲ级肿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四肢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肢体肿胀是四肢骨折术后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肢体发生肿胀会影响血液和营养的供给,不但使患者承受疼痛,还会影响患者骨折的愈合,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1]。高效、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低患者肢体肿胀发生率,提高患者骨折康复效果,我院选取10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患者肢体肿胀程度:Ⅰ级32例,Ⅱ级47例,Ⅲ级27例。便利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2.04±5.5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2.65±5.86)岁。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进行四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抬高患肢,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抗感染、消炎止痛等药物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情况[2]。观察组患者在四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术后肢体发生肿胀的原因,告知患者肿胀对康复的不良影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②加压包扎: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肢体远端血运情况、切口部位是否出现渗血或渗液,外固定有无脱落或松动,若渗血或渗液较多则对患者进行加压包扎。③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方式,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来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④红外线照射:安排患者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每次30min,bid,促进患者血液循环。⑤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安排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患者患肢肿胀评价标准:①Ⅰ级:患者患肢呈轻度肿胀现象,皮肤颜色未见异常,皮纹较正常皮肤相对紧张。②Ⅱ级:患者患肢皮肤与正常皮肤相比患者皮纹比较紧张且发亮,温度较高且皮纹消失。③Ⅲ级:患者患肢皮肤与正常皮肤相比皮纹紧张且发亮,呈明显的红肿现象,皮肤温度明显升高且皮纹消失,发现无张力性水疱。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P小于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一周患肢肿胀程度调查

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无肿胀患者45例(84.91%),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无肿胀患者25例(47.17%),观察组患者Ⅰ级、Ⅱ级和Ⅲ级肿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肿胀消除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2:

3 讨论

肢体肿胀是四肢骨折术后临床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术后疼痛,还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及时改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后肿胀的关注度,减少肢体肿胀的诱发因素;疼痛护理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促进患者患肢血液循环,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早期功能锻炼不仅加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够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3]。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吴静.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5):273-274.

潘杏玲, 冯周莲, 冯惠娇,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1):153-155.

黄少容, 田菲.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7, 15(14):1733-1734.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