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作用

2018-10-31拉旺邓登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

拉旺邓登

【摘 要】:目的 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2日至2017年9月2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46例,分别采取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观察组)以及单独布特林(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敏C-反应蛋白、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作用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以呼吸受限为特征,十分容易引起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等情况,并且若患者病情没得到及时的控制,甚至将威胁其生命安全【1】。临床对于该病大多采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而近年来,有相关学者提出特布他林配合糖皮质激素的疗法,本次我院就两药联合疗效展开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2日至2017年9月2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46例,患者均为慢阻肺,且处于急性加重期,患者与家属在同意后开始治疗。

观察组:男女之比为31:15,年龄范围由54岁至79岁不等,平均(65.6±1.7)岁,患病时间由1年至17年不等,平均(8.4±0.1)年。

对照组:男女之比为30:16,年龄范围由55岁至80岁不等,平均(65.7±1.6)岁,患病时间由1年至18年不等,平均(8.5±0.2)年。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特布他林(国药准字H10930058),雾化吸入,一天两次,每次保持15至20分钟即可,持续7天。

观察组:上组基础上加用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有限公司的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国药准字H20010388),每天一次,每次100ug,每次保持15至20分钟即可,持续7天。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第一秒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

1.4 数据统计

把患者各项数据录入到SPSS17.0中进行比较,用P小于或大于0.05来表示两组之间的差。

2 研究结果

2.1 肺功能与炎性因子水平

对照组

治疗前: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为(1.2±0.3)L,第一秒率为(53.4±7.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5.4±1.9)%,高敏C-反应蛋白为(22.9±1.8)mg/L。

治疗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为(1.5±0.4)L,第一秒率为(56.2±8.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4.1±1.5)%,高敏C-反应蛋白为(12.6±1.3)mg/L。

观察组

治疗前: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为(1.3±0.2)L,第一秒率为(53.6±7.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5.5±1.8)%,高敏C-反应蛋白为(22.7±1.4)mg/L;

治疗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为(2.0±0.5)L,第一秒率为(64.8±7.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61.9±1.3)%,高敏C-反应蛋白为(6.8±0.6)mg/L。

对比

两组治疗前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对比T值为1.8811,P值为0.0632;第一秒率对比T值为0.1341,P值为0.893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比T值为0.2591,P值为0.7961;高敏C-反应蛋白对比T值为0.5948,P值为0.5534。

两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对比T值为5.2961,P值为0.0001;第一秒率对比T值为5.1551,P值为0.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比T值为31.6598,P值为0.0001;高敏C-反应蛋白对比T值为31.4625,P值为0.0001。

2.2血气指标

对照组

治疗前:氧分压为(47.6±5.3)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66.8±4.7)mmHg。

治疗后:氧分压为(64.7±6.5)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54.9±3.6)mmHg。

观察组

治疗前:氧分压为(47.3±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67.1±4.2)mmHg。

治疗前:氧分压为(79.6±6.8)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3.4±2.1)mmHg。

对比

两组治疗前氧分压水平对比T值为0.2793,P值为0.7807;两组二氧化碳

分压对比T值为0.3228,P值为0.7476。

两组治疗后氧分压水平对比T值为10.7428,P值为0.0001;两组二氧化碳

分压对比T值为18.7144,P值为0.0001。

3 讨论

本次我院就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其中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用于对炎性介质释放的抑制,其能有效缓解患者炎症与过敏反应,并通过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来减少肺水肿的发生。同时,糖皮质激素还可减少溶酶体酶的生成,提高患者肺部组织缺氧时的耐受性以及肺功能,改善支气管痉挛【2】。而特布他林为受体激动剂,能够选择性的扩张支气管,临床大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支气管炎的治疗【3】。通过结果可知,两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敏C-反应蛋白、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小于0.05)。这也与罗继荣在《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聯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得出结论相似【4】。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杨晋孝.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6).

陈继凯.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8).

金小云.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J]. 淮海医药, 2017, 35(4):402-404.

罗继荣. 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9).

猜你喜欢

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对哮喘呼气流速改善的观察
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疗效观察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用药效果评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