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解析与护理预防对策

2018-10-31崔刚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对策

崔刚

【摘 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解析与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所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分别实施护理预防对策和常规对策。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规律用药率92.00%与对照组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区环境消毒评分(89.25±1.23)分与对照组病区环境消毒评分(70.15±1.05)分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护理预防对策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解析;护理预防;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treated 100 cas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all the collection time of infection were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on January 2, 2015 - February 10, 2016), a set of compu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 a group (50 cas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general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the regular drug use rate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92.00%). The environmental disinfection score (89.25 + 1.23)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15 + 1.05) (P < 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are effective.

Key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with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Clinical analysis; Nursing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6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研究显示,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对其进行分析,再实施一项有效的預防对策十分重要[1]。因此,我院对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解析与护理预防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所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两组。

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

纳入标准-(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

观察组;年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年龄在20岁-60岁,平均年龄(41.25±1.02)岁,性别:2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

对照组;年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年龄在21岁-60岁,平均年龄(42.11±1.50)岁,性别:24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

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各项指标无差异,采用P>0.05表示。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均使用常规对策。

观察组50例均使用护理预防对策。

1.控制和预防多重耐药传播,隔离技术为关键,制定耐药菌监测制度,一旦发现住院患者伴有阳性情况,应启动隔离措施,进行强化隔离,对于伴有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实施单间隔离,禁止其与伴有开放性伤口、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住同一间病房。手卫生为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做好各项手卫生为预防传播和扩散的关键,多重耐药菌标本多数来源于分泌物、痰液、血液以及排泄物,护理人员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者无菌操作前后,均应进行洗手消毒,预防感染情况发生。

2.护理人员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既能阻断病原菌传播、也是病原菌传播途径,护理人员应加强规范操作,能显著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在接触患者分泌物、伤口、血液、体液、黏液时,应正确穿戴手套、帽子以及口罩,能达到阻断传播途径目的,对于非急诊采用的仪器,例如吸痰器、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应专人专用,使用消毒剂对其实施擦拭和消毒,在接触患者后再次实施消毒,对于平车、担架、病房轮椅等物品使用后,应及时实施消毒,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3.在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后,应早期进行消毒灭菌,使用含氟消毒液进行浸泡后,再送往消毒供应室进行灭菌消毒,患者产生的医疗用品应使用黄色垃圾袋进行盛放,患者被褥、床单、病号服需要更换时,应将更换下的物品放置在双层垃圾袋内,将其标志上多重耐药菌字样之后,再送往洗衣房进行单独清洗。对于患者接触的病室环境,包括马桶、床头柜、地面应使用专用消毒剂实施浸泡,每日对病房内进行通风,定期进行消毒,在患者出院时,应将患者病号服、被子和床单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床头柜、床栏、病床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拭擦,进行开窗通风,做好空气消毒工作。

4.在实施集中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最后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操作,在床旁、病室门口、病区走廊位置放置快速手消毒剂,利于护理人员清洁手部卫生,若护理人员和床栏具有明显接触时,需要穿上隔离衣,做好每位患者管道护理,对于留置尿管、气管切开患者,在吸痰时应选择较为适合的吸痰管,在进行操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动作轻柔,预防患者气道损伤,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翻身排痰操作,对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设施等用具进行消毒,做好患者管道妥善固定,保持患者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质、色、量,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定期实施血培养,一旦发生导管感染情况,应立即进行拔管。对于伴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体弱患者,应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鼓励患者进食丰富营养的食物,保持患者乐观心态,告知患者应合理休息,能增强患者自身机体抗病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规律用药率、病区环境消毒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6.0软件,将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规律用药率、病区环境消毒评分进行统计,两组患者指标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规律用药率

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规律用药率92.00%与对照组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所示。

2.2 对比病区环境消毒评分

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区环境消毒评分(89.25±1.23)分与对照组病区环境消毒评分(70.15±1.05)分具有差异(P<0.05),见表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因此,我院对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解析与护理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护理预防对策的效果[2]。

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各项资料实施分析后,对其因素进行分析,再制定一项有效的护理对策十分重要,首先重视用药护理以及完善管理机制,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护理人员对于防控和传播途径不够了解,而研究显示,有效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显著预防其感染情况,护理人员作为直接护理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给药,保障用药疗程、给药方法、给药时间间隔和给药剂量均准确,一旦在临床发现感染患者应立即进行相应措施,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采用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对患者实施管理,应了解每位患者病情,配合医生监测治疗效果和落实病原学检测,要求患者遵医嘱进行用药,保障治疗的疗程和剂量,禁止患者随意更换药物或者停药[3]。应加强每位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护意识,从而能有效阻断传播途径,减轻医院交叉感染情况,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发生,研究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常发生在神经内科病房、呼吸内科病房、ICU、重症病房住院患者中,由于患者自身病情重以及抵抗力較弱,易发生感染情况,而对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能预防感染情况,还能保护患者安全,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医生采用的抗生素疗程、总剂量、种类均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密切相关,抗菌药物细菌变异进化和不合理使用易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发生,医生应根据患者具有情况和遵循抗生素使用说明制定医嘱,护理人员在医生制定医嘱后,应检查抗生素的疗程和使用记录,保障抗生素合理应用,不断完善医院用药体系,能保障医疗安全。 一般来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部位多以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为主,主要是由于其外界和生理通道相同,多种侵入性操作均在此进行,部分操作易导致人体机体自然保护屏障受到破坏,例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内窥镜检查、留置尿管等操作,研究显示,实施多种侵入性操作,易导致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不断增加,因此,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无菌操作,预防病原菌传播,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每项护理操作。通过实施护理预防对策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4]。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规律用药率92.00%与对照组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区环境消毒评分(89.25±1.23)分与对照组病区环境消毒评分(70.15±1.05)分具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护理预防对策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荣丽娟,钟振锋,王宏等.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干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2):1716-1718.

Mujal, A.,Sola, J.,Hernandez, M. et al.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ome intravenous antibiotic therapy for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15,34(6):1125-1133.

郭平. 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0):1311-1313.

Papadimitriou-Olivgeris, M.,Spiliopoulou, I.,Christofidou, M. et al.Co-colonization by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two Greek intensive care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15,34(10):1947-1955.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