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10-31蒲烨黄小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诊断

蒲烨 黄小飞

【摘 要】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胰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CT扫描(对照组)及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组),对检查结果与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胰腺周围血管侵犯、胰腺周围蔓延、并发胰腺炎及侵袭腹膜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辐射剂量及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胰腺肿瘤疾病具有较高检出率,同时辐射剂量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胰腺肿瘤;双源CT;动态增强;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ual-source CT dual-energy dynamic enhanced scan for pancreatic tumor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imaging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confirmed by surgical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2016 to December2017 was performe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with 30cases each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ancreatic perivascular invasion, pancreatic peripancreatic spread,pancreatitis and peritoneal peritonit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radiation dose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dual-source CT dual-energy dynamic enhanced scan has a higher detection rate for pancreatic tumor diseases,at the same time,the radiation dose is low,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Pancreatic neoplasms;Dual-source CT;Dynamic enhancement;Diagnosis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胰腺肿瘤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胰头部位,包括胰腺囊腺瘤、胰腺肉瘤、胰腺囊腺癌等[1]。目前对于该疾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饮酒、环境污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成功的手术切除为延长胰腺肿瘤患者生存期的有效应用手段,而早期诊断与术前评估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随着影像设备及影像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CT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胰腺肿瘤及可切除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此,本研究对胰腺肿瘤患者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对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胰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7-62岁,平均(48.19±2.0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9-61岁,平均(48.23±2.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仪器选用西门子双源CT,将膈顶至胰腺钩突下缘十二指肠水平段作为扫描范围,对照组进行单源扫描,参数设置:电流250mAs,电压120KV,pitch0.6,Acq128×0.6mm,觀察组实施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在扫描时A、B两球管同时对图像进行采集,其中球管A 500mAs,80KV,视野:50×50cm;球管B 193mAs,140KV,视野:33.2×33.2cm,pitch0.6,Acq,32×0.6mm,所有扫描序列均应用实施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注射300mg/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070327)后30s及80s分别对门脉期与动脉期图像进行采集,完成扫描后将图像传至Siemens Syngo MMWP VE36A工作站,获取Sn140KV、80KV图像及各自约50%的加权融合120KV图像。所有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方式进行阅片,并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检测胰腺周围血管侵犯、胰腺周围蔓延、并发胰腺炎、肝脏移植、侵袭腹膜及辐射剂量等,其中总辐射剂量=CTDI×辐射长度,有效剂量=DLP×换算因子K。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症状检出率 观察组在胰腺周围血管侵犯、胰腺周围蔓延、并发胰腺炎及侵袭腹膜症状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學意义(P<0.05)。见表1。

2.2 辐射剂量 观察组总辐射剂量及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胰腺肿瘤为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类肿瘤,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大多胰腺肿瘤起病较为隐匿,在确诊患者中仅有少数癌灶局限于胰腺内,大多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扩散现象,其中肝脏为常受侵犯部位。目前对于胰腺癌患者可通过超声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但在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3]。

常规CT在胰腺癌分期、胰腺肿瘤检出率、术前评估等方面均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诊断肝内转移微小病灶或微小癌方面均有一定困难。而随着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双源CT增强扫描的应用使得对胰腺肿瘤诊断下限逐步降低[4]。本研究所使用的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同时应用140KV与80KV两个分电压球管进行扫描,在确保充足输出能量的同时,可获得多种不同数据,且能够有效避免高、低能数据的时间差及位置差[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胰腺周围血管侵犯、胰腺周围蔓延、并发胰腺炎及侵袭腹膜症状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总辐射剂量及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诊断胰腺肿瘤各类症状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

综上所述,与常规CT扫描相比,双源CT无论在疾病检出率,还是减轻射线伤害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可协助医师做出准确判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蔡大明,刘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9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09):1245-1249.

谭显政,刘鹏,刘建滨,等.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06):673-675,678.

姚威,林羽赫,吴鑫,等.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诊治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03):493-496.

何铭,吴爱兰,韩萍,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7,32(06):598-601.

张哲,王海屹,崔凤珍.胰腺肿瘤与胰管交通并伴有胰管扩张的影像学特征[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06):691.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