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联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价值

2018-10-31杨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使用价值辛伐他汀临床应用

杨勇

【摘要】 目的:探析在脑梗死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将辛伐他汀与氯呲格雷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所能发挥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在脑梗死疾病临床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DN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4、8、12周,治疗组患者的DNS评分分别为(13.45±7.35)、(7.23±3.62)、(4.13±2.32)分,低于对照组的(18.43±9.24)、(13.69±5.14)、(11.45±3.3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氯呲格雷; 脑梗死; 临床应用; 使用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0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0-0-02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缺血性卒中、中风等均为脑梗死疾病的别称。该疾病所指的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局部脑组织区域出现供血障碍,进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1]。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疾病的主要发病病因,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大多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中老年群体为脑梗死疾病的常发群体,而该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不少患者就算是得到有效治疗,该疾病对患者脑神经所造成的损伤却是难以恢复的。为此,及时地給予患者治疗非常重要[3]。本次研究主要探析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将辛伐他汀与氯呲格雷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所能发挥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内容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共68例,均为2016年9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所接收的脑梗死患者,本次研究的开展已获得医院伦理,且参与本次研究的68例患者均已知情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纳入标准:(1)所选取患者疾病均符合脑梗死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对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提示粥样斑块形成,且患者局部内膜-中层增厚>1.1 mm。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大面积的脑梗死、脑栓塞;(2)在接受本次研究前患者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进行治疗;(3)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症状;(4)患者存在心房纤颤的症状;(5)患者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6)患者存在严重感染或患有肿瘤疾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7~74岁,平均(54.5±8.1)岁;其中疾病类型为脑血栓的14例,疾病类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20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压26例,合并高脂血症28例。治疗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4~71岁,平均(53.7±6.6)岁;其中疾病类型为脑血栓的12例,疾病类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22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血压27例,合并高脂血症29例。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脑梗死疾病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采用阿司匹林(H20153035,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药物进行治疗,阿司匹林药物的使用剂量为:100 mg/d,1次/d[4];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所接受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H200000636,四川海馨药业有限公司)和氯吡格雷[J20130083,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辛伐他汀的使用剂量为20 mg/次,1次/d,氯呲格雷的使用剂量为75 mg/次,

1次/d[5-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DNS)评分及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情况的评判标准主要是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DNS)为主,其标准为:(1)治愈,患者DNS下降90%以上;(2)显效,患者DNS下降在46%~90%;(3)有效,DNS下降在18%~45%;(4)无效,患者DNS下降小于18%;(5)恶化,治疗后患者DNS不降反升;(6)死亡。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N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年组患者的D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周,两组患者的D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时点的D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对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病死率较高,且即便患者接受治疗且治疗有效,但在治疗后患者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7]。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该疾病的复发程度较高,且复发后的患者预后差,患者的生存期大大缩短。对此,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展开相关研究是目前大多是临床学者的研究重点,但即便如此,目前临床上对脑梗死疾病的治疗依旧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8]。目前,临床上对脑梗死疾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大多为药物治疗,而对脑梗死疾病所选取的治疗药物在当前临床研究上依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9]。

针对上述临床上对脑梗死疾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与资料进行查阅后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对于患者而言,高血压、高脂血及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则是造成患者患上脑梗死疾病的危险因素[10]。对于脑梗死疾病,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使用单独使用药物来治疗是无法治愈该疾病的,且患者患病后,即便病情得以好转,其也会因受疾病影响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尤其是对发病历程较长且伴发危险因素较多的患者来说,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减轻其所受到的痛苦[11]。但近年来,医疗临床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临床在给予脑梗死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上,所给予的关注度大,治疗药物的使用种类也开始变多,药物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神经受损程度的改善均有了一个质的提升[12]。

在本次研究当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接收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梗死疾病常规治疗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氯呲格雷治疗的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在治疗效果和对患者神经受损程度的改善方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氯呲格雷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更加显著。研究中所使用的辛伐他汀药物是羟甲基戊二先辅酶还原酶抑制剂当中的一种,该类药物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降低体内红细胞的聚集及血浆黏稠度的作用,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抑制動脉硬化在患者体内的形成,并减少患者细胞内胆固醇的存储量。除此之外,辛伐他汀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降低冠心病即脑梗死发生率的作用。临床上所使用的另一种药物氯呲格雷是血小板腺苷双磷酸受体拮抗剂中的一种,选择性阻断人体体内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是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会对患者的血管内皮造成孙绍,进而导致患者血管内皮下的胶原组织被暴露出来,由而激活血小板聚集。对此,有效使用氯呲格雷药物可以阻碍与此受体相连的血小板糖蛋白受体与纤维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的暴露,预防患者体内血小板的聚集。患者ADP受体的阻断还具有抑制腺苷酸活化酶的作用,这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贺术云,张进国.氯吡格雷及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173-1175.

[2]夏永梅,于玲,李兰君,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337-339.

[3]苏观利,黎永仙,王华,等.阿加曲班、氯吡格雷与丁苯酞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10):775-779.

[4]李蓉.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5,37(6):784-786.

[5]石惠娟,汪雁,孟宪红,等.氯吡格雷合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6):108-110.

[6]何钰钏.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IL-6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5):78-80.

[7]覃毅华.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5):63-66.

[8]张进.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hs-CRP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2):1311-1312.

[9]王仕新.辛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患者的效果[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5):658-661.

[10]赵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4):98-100.

[11]刘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52-53.

[12]刘爱军.两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27.

(收稿日期:2018-02-22)

猜你喜欢

使用价值辛伐他汀临床应用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一样吗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导学案探析
论全息投影技术的使用价值与未来发展
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