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体会与建议

2018-10-31边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卫生

边珍

【摘 要】公共场所实际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交流等活动的场所,但由于目前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人民群众公共卫生意识不足、卫生设施不足以及人才队伍缺失等多种原因,对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建议应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卫生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意识、加强公共场所的硬件建设、改革监管思路,丰富监管手段、加强宣传力度,取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就目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改善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R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2

1 当前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国家政府不得不加强建设公共场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近几年来的公共场所经营者逐渐成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两千多万户,虽然公共场所正在逐年增加,但安全隐患问题也在逐渐增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需要国家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积极的对相关卫生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下,当下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监督执法工作将面临各种难题,这对监督工作的发展动力带来极大的打击。

2 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以及资源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国家政府不得不加强建设公共场所,使在职的卫生监督管理人员难以应付大量的公共场所,导致人力不足,工作经费缺少等现象,这进一步的严重影响到了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这些影响因素在基层管理部门体现的最为突出,因此,我们能够经常看见一些基层公共场所严重缺乏监督和管理。

2.2 部分公共场所卫生设备与设施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的公共场所具有了一定的数量,但仍有部分的公共场所不具备公共用品消毒设备以及设施,这点问题在小型公共场所最为突出,由于小型公共场所的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导致有消毒设备以及设施,但没有放置的空间。而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公共场所它们有足够多的使用面积,但仍然把消毒设备与设施闲置在一旁或不按规定进行消毒。

2.3 协助单位及工作人员公共意识不到位

公共场所的工作内容十分的繁杂,在加之数量上的不断增多,导致相关的监管部门并不能做到全面兼顾,为此,各级管理单位、卫生工作人员以及所拥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的共同努力,通过互帮互助、互相协作的形式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系,使我国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但从目前协助配合的现状来看,部分协作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在公共卫生意识方面不尽人意,对公共卫生不重视,使后续的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4 对破坏规定的单位或人处理力度较小

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指出相关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破坏公共卫生的单位以及人进行处罚,但在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处罚工作中并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使得执法人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除此之外,对于破坏公共卫生的单位或人处罚措施只有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方式,不能对其产生足够的震慑作用,这十分不利于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执法部门与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职责,缺少足够的执行和监管,导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达不到预期目标。

3 做好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3.1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体系与法律法规,难以满足当下呈现出多样化的公共场所,因此,国家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应积极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能够满足当下形势的法律法规,让管理工作人員在实际工作当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把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自的责任,避免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责任重叠或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

3.2 加强卫生执法队伍的建设

增加卫生监督管理的执法工作人员配备,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以确保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数量与素质,使监督人员能够满足监督执法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应保证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与仪器设备的及时更新,积极的探索先进的监测手段和评价方法,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公共场所卫生执法的能力与水平。如果在执法的过程中发现有不达标的公共场所,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处罚力度,从而发挥出处罚的威慑力,如情节严重的可直接吊销卫生执照。

3.3 加强公共卫生意识

我国相关的管理部门应与社会各界力量(如社区、网络、媒体等),加强群众对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护意识,做好公共场所卫生宣传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维护、自觉管理,积极的参与到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与管理中。

3.4 加强公共场所的硬件建设

相关执法工作人员应对公共场所的进行相关的调查与研究,而对于部分缺少卫生硬件与设施的公共场所,应及时的建设所缺少的相关卫生硬件与设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监督,使工作人员能够定期的使用消毒工具对公共卫生硬件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执法过程中执行不力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3.5 改革监管思路,丰富监管手段

随着公共场所逐年增加,其服务内容与经营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以往的传统的监管手段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及时的改革监管思路、丰富监管手段,来顺应时代的变迁。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管理的原则与监管思路结合起来,对部分人群密集、卫生安全隐患较大的公共场所,如网吧、酒吧、歌舞厅等,引入或增加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而有效的提升这些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公共卫生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卫生场所的增加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调整。由于公共场所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导致公共场所成为疾病传播的阵营地,因此需要全面加强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冯丽.浅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8):244.

张纪华,陈士玉,于广胜.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讨论[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3):19-20.

张军盛,彭易芬.浅谈如何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有效性[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2(2):94.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卫生
卫生与健康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