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8-10-31温永风姜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

温永风 姜华

【摘 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β2-MG、PTH、SCr、BUN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尿毒症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2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终阶段,是指在肾功能晚期,机体代谢紊乱及其他有害物质聚集而形成的临床综合征,针对该病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为肾移植,但费用偏高,肾脏资源也较为紧张,临床推广较为困难[1]。因此,血液透析成为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体内大、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的优点,得到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7例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7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病诊断标准,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合作,排除合并心、肝、肾脏器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7例。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5.58±5.23)岁,病程7个月-2年,平均病程(1.02±0.21)年;原发疾病:17例慢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5例慢性肾盂肾炎。观察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6.24±5.43)岁,病程8个月-3年,平均病程(1.12±0.28)年;原发疾病:18例慢性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3例慢性肾盂肾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以碳酸氢盐为缓冲液,透析表面积控制为1.3m2,每周治疗3次、时间在4小时以内;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以碳酸氢盐为透析液,透析表面积为1.5m2,脱水量在3000~6000ml、透析液的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在250~300ml/min,每次时间为4小时、每周2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感染发生率。(1)治疗效果评定:患者恶心、头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60%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在30%~60%之间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无好转并有加重现象判定为无效;(2)肾功能相关指标包括β2-MG(β2-微球蛋白)、PTH(甲状旁腺激素)、S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行检验,以P<0.05显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37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對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26/37);观察组37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观察组排痰总有效率为94.59%(35/37),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β2-MG、PTH、SCr、BUN分别为(24.56±4.58)mg/L、(358.25±135.21)ng/L、(866.25±174.21)mmol/L、(23.24±4.21)mmol/L;治疗后为(21.25±2.58)mg/L、(301.65±52.32)ng/L、(585.25±84.25)mmol/L、(17.25±2.35)mmol/L;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为分别为(24.32±4.24)mg/L、(360.15±136.28)ng/L、(867.45±175.21)mmol/L、(22.57±4.15)mmol/L;治疗后为(16.21±2.01)mg/L、(223.44±54.21)ng/L、(402.28±75.45)mmol/L、(11.28±2.64)mmol/L;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β2-MG、PTH、SCr、BUN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37例,感染12例,感染率为32.43%;观察组37例,感染5例,感染率为13.51%;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毒症是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逐渐增加,使得尿毒症患者的数量也逐渐上升,其多因患者肾功能衰退,使得多种代谢物或尿毒素无法排泄而滞留在体内,尿毒素依据分子量大小可分为小分子、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2]。治疗方法主要实施血液透析,常规的血液透析能将小分子毒素物质进行清除,但对中分子和大分子的清除率较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通量血液透析逐渐应用于临床中,本研究以7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与高通量血液透析,结果显示,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β2-MG、PTH、SCr、BUN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指标,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单剑萍,季刚.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5):481-483.

陆明.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148-150.

猜你喜欢

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
人物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
HFHD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症的改善作用
HFHD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症的改善作用
袁世凯之死与尿毒症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