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锐器伤调查分析

2018-10-31刘佳微王晓静王凯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职业暴露

刘佳微 王晓静 王凯

【摘 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8月发生职业暴露的数据进行登记,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锐器伤153例,进行追踪检查未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发生锐器伤的主要人群为护士(51.63%),年龄分布主要为小于25岁(44.44%)的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科室主要在外科病房(38.56%)和内科病房(34.64%)。关联操作主要为拔针(27.45%)和清理废物(25.49%)。70.59%的人员能做到挤血、冲洗、消毒的局部处理。结论:对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进行培训,加强标准操作流程的制定和培训。简化流程,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理和追踪机制,提高医务人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关键词】职业安全;锐器伤;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的过程中暴露于传染源的概率很高,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职业暴露,尤其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2015年美国接触预防信息网络(Exposure Preven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EPINet)的数据显示[2]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37.8%、住院医师职业暴露发生率15.1%、实习医生职业暴露发生率14.1%。国内石春兰[3]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锐器伤年人均发生次数为3.58人次/人·年,损伤发生率为78.85人/100人·年。医务人员锐器伤可能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HIV等病毒感染。201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报告[4],2016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68.7393/100000;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5.0886/100000;梅毒的发病率为31.967/100000;艾滋病发病率为3.9656/100000。医务人员特殊的职业环境使医务人员处于高强度、高风险、高应急的工作状态,医务人员暴露于各种职业伤害中,而职业暴露的发生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病原体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现对我院2014年7月—2017年8月发生职业暴露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4年7月—2017年8月青海省某三甲医院各科室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血源性病原体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共153人。

1.2 收集方法

医务人员在发生锐器伤后2小时内到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填写《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登记表》,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统一管理。

1.3 监测内容

在医院工作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实习生、护工、保洁员等。

1.4 统计学处理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将《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登记表》录入Epidata数据库中,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发生锐器伤的人群分布

发生锐器伤的人群年龄分布主要为小于25岁的人群,占44.44%,其次为26~35岁的人群,占41.18%。职业分布主要人群为护士,占51.63%,其次为实习护士,占18.30%。工龄分布主要为小于5年的人群,占66.67%。

2.2 锐器伤发生的科室和锐器种类

锐器伤发生的科室主要为外科系列,占38.56%,其次为内科系列,占34.64%。发生锐器伤的主要锐器为空心针,占68.63%。

2.3 发生锐器伤的关联操作

发生锐器伤的主要操作过程为拔针,占27.45%,其次为清理废物,占25.49%。

2.4 暴露源和处理情况

暴露源主要为乙肝,占39.49%,其次是不清楚暴露源的人员,占27.39%。70.59%的人员均能做到挤血、冲洗、消毒的局部处理。损伤程度为中度的占64.05%。

3 讨论

3.1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3.1.1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分类中以护士和实习护士为主,分别占51.63%和18.30%。与花静[5]等的研究一致。年龄分布主要人群为<35岁的人群,占85.62%,工龄<5年的人群,占66.67%。低年资医务人员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更多的接触传染源,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发生职业暴露。低年资的护士和实习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不够,操作过程不够熟练,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3.1.2 本次调查中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内科(34.64%)和外科(38.56%)病房,锐器种类以空心针为主(68.63%),这与病房中抽血、注射、输液等操作较多,增加了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操作实心针(18.95%)和外科器械(11.76%)的过程中同样会发生职业暴露,需要更进一步关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职业防护及职业暴露的预防。美国接触预防信息网络(Exposure Prevention Information Network,EPINet)的数据显示[2],2015年医務人员所报告的锐器伤中44.1%发生于手术室,31.3%发生于住院病房、7.5%发生于急诊室。

3.1.3 本次调查研究中显示拔针(27.45%)和清理废物(25.49%)成为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操作,拔针过程中操作流程不当和因为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不当均会造成不同严重程度的职业暴露,空心针中存在一些血液,会增加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6]。

3.2 建立职业暴露防护体系

3.2.1 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已经被多数国家公认为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7]。Richard等[8]研究表明,通过开展教育计划,锐器伤的发生率可由69.2%下降到38.5%。针对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做到挤血、清洗、消毒三步的只有70.59%,有7.19%的人未做及时处理,有4.58%的人进行双手回套盖帽。回套针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Gershon等[9]的研究显示,回套针帽与锐器伤的发生率显著相关(OR=1.78,P=0.016,95%CI:1.11-2.86)。因为在回套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针头错过针帽扎到手,而且该操作所涉及的器具多为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其中空带血的注射针头具有较大的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性[10]。需要加强低年资、新上岗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医疗废物分类等相关培训。

3.2.2 加强标准操作流程的制定和培训,更需要针对每个操作过程,将每个程序的关键控制点和要求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避免人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不必要的无效劳动,实施规范管理。将工作过程以流程的形式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使整个工作流程透明化,实现有效监督;流程中有具体的步骤,方便医务人员学习和执行。并进行标准操作流程的培训,使操作过程标准化,常态化,这样才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3.3 加强院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3.3.1 简化流程,建立健全追踪简化职业暴露后的上报流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处理、追踪检查、预防用药和相关费用的报销机制,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3.3.2 本次调查研究中暴露源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占39.49%。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通过早期注射乙肝疫苗能有效的降低暴露源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后发生职业暴露的感染概率[11]。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长期接触,存在较高的暴露风险,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12]。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让每个人清楚自己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的水平,加强医务人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

参考文献

任南,冯丽,文细毛,等.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6-157.

International Safety Center.U.S.EPINet Sharps Injury and Blood and Body Fluid Exposure Surveillance Research Group,2015.http://internationalsafetycenter.org/exposure-reports.

石春兰.某大型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血液和体液职业接触及风险控制状况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17.2.23).http://www.nhfpc.gov.cn/jkj/s3578/201702/38ca5990f8a54ddf9ca6308fec406157.shtml.

花静,李家斌,王进,等.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分析及干预措施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286-4289.

茅丽娟.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和防护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3.

胡必杰,高晓东,索瑶,等.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3-126.

RichardVS,KennethJ,RamaprabhaP,et al.Impact of introduction of sharps containers and of education programmes on the pattern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in a tertiary care centre in India.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1;47(2):163-165.

GershonRR,PearsonJM,ShermanMF,etal.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ercutaneous injuries in registered nurses in the homehealth care sector.Am J Infect Control.2009; 37(7):525-33.

DoAN,CiesielskiCA,MetlerRP,etal.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national case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3; 24(2):86-96.

WHO.Hepatitis B,Fact sheetReviewed July 2017.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04/en/.

袁千里,孫校金,崔富强.中国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06):702-707+714.

猜你喜欢

职业暴露
2013~2015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对策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