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72例重症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2018-10-31马建香卢立秀何建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伤员医护人员家属

马建香 卢立秀 何建华

【摘 要】目的:探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半年572例重症创伤患者施行快捷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总结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措施。结果:抢救572例重症创伤患者,抢救成功562例,死亡10例,抢救成功率98.3%。结论: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院前急救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为进一步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创伤患者572例,男399例(69.8%)、女173例(30.2%),年龄5-68(平均年龄39)岁;其中交通事故460例(80%)、坠落伤92例(16.08%)、塌方伤10例(1.73%)、刀伤7例(1.22%)、爆炸伤3例(0.97%)。

1.2 院前急救护理

第一,当收到120急救电话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伤员的具体位置、数量、受伤的情况和电话等的分析,达到及时出诊的目的,保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指定地点。

第二,对伤员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确保能对其具体状态全面掌握,尤其是伤员的神志、血压、脉搏等身体特征,对急救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危重患者积极抢救条件下,也能加强对医疗方面的有效处置,维持患者的生命特征,促使呼吸顺畅。如果是休克的病人,要进行紧急处理,快速进行补液特别是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能达到血法的有效压迫,对骨折患者的固定包扎,也能促使后期的安全处置。

第三,为其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休克。提供2-3支静脉通道,選择上肢静脉或者较为粗大的血管,促使其充分扩容,保证血液的快速恢复,保证能尽早预防休克。

第四,加强对伤口的有效处理,给予引导正确指导,避免出血量的增加。为了预防伤口的再次感染,要遵循院前急救处理原则,使用辅料对伤口的外表面加压包扎,避免出血情况的再次发生。如果是四肢损伤出血,可以将患肢抬高,使用出血带包扎。对于止血带的力度,要确保能够阻断静脉血流,对于肢体骨折的患者,要对夹板固定,以免给骨折断、血管神经等带来损伤。在现场对四肢畸形者的骨折情况处理期间,特别是脊柱伤员,需要将患者平稳的抬到硬板上,使用绷带固定,确保脊柱更稳定。对于颈椎损伤患者,可以利用颈托的方式。

第五,妥善固定及安全搬运院前急救中骨折病人屡见不鲜,在救治和转运这类病人时,必须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骨折病人的固定及搬运规程,严禁杜绝损伤患者。

第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和具体的病情情况全面监测与分析。在整个院前急救工作中,要认真分析患者的神态、瞳孔、血压、呼吸或者是尿量的变化情况等。如果是严重损伤的患者,大多是呼吸到梗阻情况,所以,确保呼吸道更顺畅,对整个抢救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口、鼻、腔内有大量的分泌物,所以,需要将这些异常全面清除,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如果是颅脑损伤伤员,结合其具体的病情变化,要对患者的瞳孔、呼吸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有严重的脑疝情况,要马上将该情况交给医生处理。对于闭合性损伤患者,要对患者的血压、脉搏、面色、呼吸等情况进行全面发现,如果其中的血压不断降低,患者会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现象,这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活动性出血状况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止血措施,必要的时候进行手术,给予补液工作。

1.3 创伤患者院前的急救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中至关重要,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对于赢得疾病的救治时间和提高救护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过硬的抢救技术都能从根本上稳定患者及家属慌乱焦急的心情,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时要做到忙而不乱,加强语言沟通,使家属和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3.1 消除紧张与恐惧 120接诊的创伤患者多是突然发生意外,病人身体突然受到伤残、甚至危及生命。病人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事实,常表现为极度紧张与濒死的恐惧[3]。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

1.3.2 为患者提供安全性更高的医疗设备,工作人员在设备应用中,自身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高,责任心明显,能获取患者的信任,也能加强不良情绪的消除,让患者有安全感。

1.3.3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急诊患者多病情危重,甚至处于濒死状态,患者家属心情都较为复杂,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家族需要的分析,掌握患者在治疗康复中的作用,给予医疗保护工作,避免探讨患者病情。确保在患者与护士积极沟通和交流下,增强自身的信心。

2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在572例抢救创伤患者中,抢救成功的为562例,死亡的10例,抢救成功率为98.3%。

3 讨论

在院前急救与护理工作中,使用有效的急救措施,能够在最大建设程度上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为医院的患者抢救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基于先急救和后护理的原则来实施。院前急救工作的目的是将生命急救时间作为目的,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能促使伤员情况的分析和评估,也能给出有效措施,保证急救措施的完善化。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有高超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完成急救及护送任务。

参考文献

曹秀丽唐季生海上急救中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35-836

刘喜文刘冬焕多发伤病人的急救系列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66-167

丛玉霞 120院前急救中心护理及干预、中国医学创新2010.7、第7卷第19期、114-115

猜你喜欢

伤员医护人员家属
伤员呵护队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通 知】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