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分析

2018-10-31高磊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价值分析诊断

高磊

【摘 要】目的:探究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对72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学检查,对早期肺癌诊断情况进行了解。结果:病理学检查中72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其中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有62例(86.1%),诊断为肺炎3例(4.2%),诊断为肺结核7例(9.7%)。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有59例(81.9%),诊断为肺炎的有5例(6.9%),诊断为肺结核的有8例(11.1%)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肺癌与良性结节患者各种灌注参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早期肺癌患者的诊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2

肺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肺癌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1]。肺癌主要起源于腺体与支气管上皮,恶性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与浸润性。而大多数患者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入院确诊的时候大部分为中晚期,会失去根治机会,对患者预后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早期肺癌的诊断,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促使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影像学诊断对肺癌的检出与分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CT图像密度分辨率较高,影像没有重叠现象,可以对微小早期病变明确检出,及时发现纵膈肿大淋巴结,对肿瘤侵犯胸膜范围与周围血管等进行确定,从而对肺癌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期处理[2]。在本次研究中,对72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72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其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在47-78岁之间,平均为(59.8±3.9)岁。病程1-9个月,平均为(3.6±0.7)个月。患者存在憋气、咳嗽、低热等症状。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重大疾病,例如严重肾衰竭等疾病,年龄超过80岁者,存在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试验研究者,药物过敏者,存在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学检查,在CT检查中,采用多层螺旋CT仪器进行诊断,采用3ml/s的速率在患者肘静脉部位注射65ml的碘帕醇,通过工作站获取原始图像,并对其进行处理。在检查之前告知患者需要空腹检查,并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对其进行碘过敏试验检查。在注射对比剂之后的20s、80s、140s、200s、260s时间段对患者的肺部病灶部位进行扫描检查,尤其加强对肿块与周围6mm左右范围进行增强扫描处理。并对肿块灌注参数进行计算,了解其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性与通过时间等。

1.3 观察指标

需要对患者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另外,需要对早期肺癌患者与良性结节患者血流量、血容量、表面渗透性与通过时间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效果对比

病理学检查中72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其中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有62例(86.1%),诊断为肺炎3例(4.2%),诊断为肺结核7例(9.7%)。

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有59例(81.9%),诊断为肺炎的有5例(6.9%),诊断为肺结核的有8例(11.1%)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早期肺癌与良性结节患者各种灌注参数对比

早期肺癌与良性结节患者各种灌注参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癌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疾病,长时间的吸烟、环境污染与职业环境中接触放射性物质、遗传等因素均会导致肺癌的发生。肺癌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与症状,会导致大多数患者入院检查肺癌的时候已经为中外器,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在此时通常会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等方法治疗。针对肺癌需要对其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便提高治疗效果,取得满意的预后[3]。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其治疗与预后情况不够理想,患者的生存期与病理理分期有着密切联系,越早的病理阶段表示预后越好。因此,需要对肺癌患者尽早诊断与尽早治疗,以便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在早期肺癌诊断中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其可以对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进行及时发展,可以对早期肺癌征象清洗观察。在CT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中,恶性肿瘤血流量与良性结节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是由于恶性病变淋巴回流与淋巴量引起的。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可以对其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支气管重启等进行详细观察,良性结节患者没有这些影响,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对良恶性结节进行鉴别,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CT动态增强扫描检测方法简单快捷,具有无创特点,可以对肺部全部病灶范围与位置进行检测,且图像清晰,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5]。

综上所述,CT動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早期肺癌患者的诊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方永雄.肺癌患者早期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血清p53抗体检测联合诊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5,36(05):891-892.

胡辅裕.低剂量螺旋CT扫描结合血清p53抗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716-2717.

莫家彬,贾红明,李苒光,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09):1713-1714.

汪洪根.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9):113-114.

贾胜利,贾丽娜,高海燕,等.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4(21):2365-2367.

猜你喜欢

价值分析诊断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