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神经瘤病人术后护理的体会

2018-10-31唐琼华林燕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脑桥听神经脑干

唐琼华 林燕

【摘 要】目的:加强聽神经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总结和分析52例听神经瘤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52例患者中,42例痊愈出院,8例好转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临床症状,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听神经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听神经瘤是原发于第Ⅷ对到神经鞘膜上的肿瘤,多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少数发生于耳蜗,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0%,多位于脑桥小脑角,由于脑桥小脑角区神经和血管丰富,解剖关系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故良好的手术后护理是病人顺利渡过手术关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近3年来共收治听神经瘤病人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8~72岁,39例行枕下开颅切除术,13例行幕上开颅切除术,41例肉眼下全部切除,11例次全切除,经手术治疗后治愈42例,好转8例,死亡2例。

2 术后护理

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神志、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以免延误抢救时机。有的肿瘤较大并与脑干粘连,术中可能损伤脑干或使脑干移位,使呼吸及心血管中枢受损,导致呼吸、心率不规则,甚至呼吸、心跳停止[1],这种情况大多在术中出现。本组11例病人术毕回病房时,呼吸仍缓慢而不规则,呈共济失调样呼吸,经用呼吸兴奋剂,6H内皆转正常,1例病人术毕返回病房时,呼吸深度及频率均正常,3H后出现呼吸浅慢,8次/min,应用呼吸兴奋剂及呼吸机辅助呼吸,8H后呼吸转为正常

2.2 体位

术后卧位,肿瘤较小的全麻病人尚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呼吸不畅,应及时清除。肿瘤较大,切除后残腔大的病人,术后24~48H要禁止患侧卧位[2],以免引起脑干摆动累及生命中枢,导致病人死亡。

2.3 引流的护理

观察引流液,听神经瘤病人术毕多数创腔置管引流,目的是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术后反应及颅底粘连,要通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判断是否并发颅内血肿。引流瓶的高度应适宜,仰卧时以耳屏为基线,侧卧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引流瓶的内管高度在基线上12~18 cm,最高不应超过20 cm。因过高会导致引流不充分,过低则会使病人感到头痛等不适,且可诱发颅内血肿,每日应更换引流瓶,记录引流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脱出等,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发现引流液过红、过浓、呈新鲜出血样时,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一般在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引流时间过长会增加颅内感染机会。本组3例手术后6h引流液流出速度突然增快,颜色鲜红,立即通知医师,再次手术发现创腔内动脉破裂出血,由于处理及时,未造成任何严重后果。

2.4 安全的护理:

巨大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可出现步态不稳、平衡障碍等共济失调症状,容易发生跌倒而发生意外事故,必须加强防护措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专人看护,防止摔伤,及早进行肢体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以早日利康。

2.5 对已行气管切开患者,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限制人员探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及时吸痰和保持气道湿润,痰液黏稠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加糜蛋酶行氧气雾化吸入,加强翻身拍背等。

参考文献

颜春英、胡继实、周玉兰等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摘除及护理、南华大学学报2001、29(4)428、429

童连英 听神经瘤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福州总医院学报2000.7(2):54

猜你喜欢

脑桥听神经脑干
头体针联合口腔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麻痹验案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头部磁共振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效果观察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对比分析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