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2018-10-31施威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施威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了系统性的舒适护理,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且实验组患者的SDS、SAS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为其提供舒适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血液透析属于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其能够使肾功能衰竭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既可以维持机体水电质、酸碱平衡,清理血液有害物,而且还能够维持肾衰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血液透析了解不多,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依从性不好,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舒适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自信心和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28-78岁,平均(48.5±1.5)岁,病程1年-27年,平均(6.4±1.1)年,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肾小球肾炎19例、肾病综合症8例;实验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9-79岁,平均(48.9±1.6)岁,病程1年-25年,平均(6.6±1.2)年,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肾小球肾炎19例、肾病综合症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方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并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系统性的舒适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1)透析前舒适护理。在透析之前,需要确保透析室明亮、整洁、宽敞,并合理控制透析室的温度和湿度。透析前最好让患者选择最舒适的体位,由于血液透析,不仅治疗周期长,而且经济负担比较重,从而使其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此时还需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给予合适的心理、生理支持,以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2)透析中舒适护理。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大多数患者难以忍受,此时需要在确保穿刺侧肢体得以保护的同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开展局部肢体按摩;在透析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全方位的掌握,并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处理,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3)透析后舒适护理。透析完成后,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果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回院就诊。

1.3 临床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治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未见并发症;有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出现明显好转,可见轻微并发症;无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未见改善,出现比较明显的并发症。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2)借助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对比;(3)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通过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護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SAS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阶段,实验组中有3例(5.0%)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低血压、1例心衰、1例恶心呕吐;而对照组中有11例(18.33%)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低血压、3例心衰、2例恶心呕吐、1例呼吸困难。我院均对两组患者开展了针对性的处理,使并发症得到明显缓解,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属于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其病程相对比较长,而且所需医疗费用昂贵,无形之中增加了患者治疗的难度,同时还会诱发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实际上,舒适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手段,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自信心和依从性,同时系统性的舒适护理干预,还能够降低治疗和护理阶段的工作量,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整体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达丽蓉.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7(13):47-48.

张煜洁.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1(22):181-182.

彭娟.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7,1(9):90-91.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