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般护理模式与优质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效果观察

2018-10-31储云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关节镜患肢交叉

储云丽

【摘 要】目的:观察一般护理模式与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患,共计88例,采用动态随机法分组为一般组与优质组,2组各44例,两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患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一般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模式,而优质组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疗效、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等临床观察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此研究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优质护理模式在患者术后疗效、患者满意度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指标上较一般护理模式更可获得满意结果,且两组各项相同观察指标间的对照差异性强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影响效果符合临床预期,不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术后疼痛、感染、关节弯曲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实施的价值。

【关键词】一般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若想术后膝关节功能理想化恢复,除了精湛治疗技术外,还要给予优质、系统的护理服务。为深入观察一般护理模式与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实际效果,特从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患中选出88例进行本课题研究,采用动态随机法分组为一般组与优质组,2组各44例,两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患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一般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模式,而优质组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疗效、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等临床观察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患中选出88例,采用动态随机法分组为一般组与优质组,2组各44例。一般组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年龄介于16~48岁之间,平均年龄(23.12±4.35)岁;其中左膝损伤17例、右膝损伤22例、双膝损伤5例;其中单纯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29例、合并周围结构损伤(如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9例、合并胫骨骨折6例。优质组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介于14~47岁之间,平均年龄(23.26±4.26)岁;其中左膝损伤18例、右膝损伤21例、双膝损伤5例;其中单纯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28例、合并周围结构损伤(如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10例、合并胫骨骨折6例。两组患者均具有膝关节镜手术治疗适应征,如术前膝关节疼痛、不稳、屈伸及负重障碍明显。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模式 待患者术毕后送回病房,辅助其去枕平卧;嘱术后需禁食禁水6h[1];定时进行心电监测,密切监察生命体征;检查患者术后患肢的远端运动及末梢感知情况有无异常;术后为患者间断冰敷24h,患肢膝后用软枕垫高20~30°,并注意让腘窝处于悬空状态;指导并协助患者抬高患肢,确保患肢静脉回流,以减轻充血肿胀程度;适时被动性地进行小角度膝关节屈曲运动,并注意观察术后有无发生渗血情况,及时报告主治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1.2.2 优质护理模式 基于一般护理模式,给予优质组患者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如下:(1)术后疼痛干预护理。普遍患者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后出现一定程度的轻微疼痛症状,一般常规放置镇痛泵,多数患者可耐受,基本无需使用镇痛药物。但如果出现剧烈性疼痛,可根据患者主斥的疼痛性质及部位,遵医小剂量的使用镇痛药[2]。(2)早期功能锻炼护理。膝关节镜手术后重点建议患者能够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给予其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使其知晓早期功能锻炼对缩短病程及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并能够保持心情愉悦;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屈伸运动,一般可在术后麻醉效果消失后即可进行床上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直腿抬高练习、被动屈膝[3],15~20次,每日数次,促使患肢血液循环,以防发生术后膝关节内组织粘连、患肢肌肉萎缩或肌无力、深静脉血栓形成、水肿及积液不消退等并发症。于术后3~5天,可积极鼓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练习。(3)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嘱其继续加强患肢的各项功能锻炼,若患肢能够适量负重,则应逐渐练习下蹲、膝关节内旋与外旋等活动,以尽可能增强膝关节灵活度,从而恢复膝关节功能健康。

2 结果

通过本此研究观察,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分别为:优质组:术后疗效显著35例、良好7例、一般2例;满意度评分(93.45±3.54)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2/44)、复发率0%(0/44)。一般组:术后疗效显著26例、良好14例、一般4例;满意度评分(80.21±6.30)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91%(7/44)、复发率4.55%(2/44)。

对比检验两组上述数据表明,不同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优质护理模式较一般护理模式更可获得满意效果,各项观察指标间的对照差异性强烈,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属于一种最为常见且又较严重的运动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或撕裂后会引起膝关节不稳,若处理不当则会导致膝关节功能出现严重性障碍。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是骨科治疗与运动损伤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膝关节镜手术已常用于各种膝关节损伤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是由于此项手术具有创伤性小、不易引发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4]。为保障术后疗效满意,需重视优质护理模式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心理安慰护理,正确指导患者使用支具,术后早期由被动到主动进行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锻炼及负重锻炼等,以及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

总之,优质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影响效果符合临床预期,不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术后疼痛、感染、关节弯曲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孙宏伟.优质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75-77.

任洁,陈代丽.优质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45-46.

黄雪平,刘雪希,陆泉.优质护理干预服务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5):432-433.

蒋珊珊.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12):67-68.

猜你喜欢

关节镜患肢交叉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连一连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