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2018年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分析

2018-10-31查日维胡轶胡明珠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查日维 胡轶 胡明珠

【摘 要】目的:为促进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7年住院患者,每季度随机抽取含中药注射剂医嘱,共计480张,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品种、剂量、溶媒、给药途径、频率、联合用药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48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01张(41.88%),主要表现为无适应症用药139张(69.15%)、适应症不适应52张(25.87%)、剂量不适宜5张(2.49%)、溶媒不适应6张(2.99%),并结合点评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结论:通过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提高医务人员的关注,逐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1

中药注射剂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供注人人体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1]。与传统中药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因其质量标准、工艺与纯度等因素,其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2]。依照原卫生部关于《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的精神,为促进合理用药,笔者对所在医院自2014年-2017年进行的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所有住院患者处方含中药注射剂者进行标记,每季度随机抽取30份,抽取2015年-2018年处方,对其进行汇总点评、分析。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随机抽取的中药注射剂医嘱点评结果汇总,参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藥品说明书等资料制订我院《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规则》,统计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品种、剂量、溶媒、给药途径、频率、联合用药等项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注射剂品种分析

抽取病例处方480张,其中涉及中药注射剂8种: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血栓通、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复方香丹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统计见表1。

2.2 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

抽取病例处方中不合理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为:无适应症用药139张,占,69.15%;溶剂剂量不适宜5张,占,2.49%;适应症不适宜52张,占25.87%;溶媒不适应6张,占2.99%。统计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恶性肿瘤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药物需求也不断增加[3]。中药注射剂区别于传统中药汤剂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优点,在心脑血管急症的预防应用和维持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我院现有中药注射剂35种,主要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和补益类药物等。本次研究对我院2013年-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显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包括:

3.1 无适应症用药

通过对抽取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的专项点评分析显示,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无适应症用药,占69.15%。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无适应症用药的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上。点评时发现患者诊断为回纹型风湿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栓通说明书明示: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显然用于回纹型风湿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无适应症用药。参麦注射液说明书明示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但作为补益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过程存在大量无适应症用药的的现象。

3.2 中药注射剂剂量不适宜

本次处方总评中发现的中药注射剂剂量超标主要表现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其说明书推荐加注射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后使用静脉滴注(滴速不高于30滴/分)。每次1瓶,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而医师开具加注射用生理盐水100ml,需警惕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常提示“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医师和临床药师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进行使用,,不超剂量,避免长期、连续用药。

3.3 中药注射剂的溶媒不适宜

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时的溶媒有的与说明书不一致,如参麦注射液按说明书应使用 5% 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点评时发现使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据报道,参麦、复方丹参、银杏叶、华蟾素等中药注射剂的 pH 为 4~6.5,偏酸性,与 0.9% 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因为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 ADR 的发生机会,一般应用 5% 或 10% 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4]。

3.4 适应症不适宜

研究发现,临床上存在中药注射剂的选用与适应症不适宜的情况,有文献报道,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不适宜52例,占总不合理用药的25.87%。其中问题最突出的是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多用于脑梗塞、心绞痛、冠心病等的治疗,而临床上却存在将其应用于骨科、内分泌科、康复科及眼科的现象,如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本研究中,医师在给患者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切忌随意用药。

4 结语

综上,我院2013年-2016年中药注射剂应用仍存在较大问题,相比较其他医院在溶媒选择、剂量、联合用药上出现的问题,我院主要集中表现在对中医理论和辩证论治上把握欠缺。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结合说明书,严格遵循其标注的用法用量、溶剂、配伍禁忌等合理使用。结合我院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拟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2)及时有效与医师沟通,处方点评小组对每次中药注射剂点评分析结果汇总并召开处方点评讨论会,将不合理处方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和医师;(3)加强人员培训,针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进行培训,宣导医务人员学习中医基础理论;(4)及时更新中药注射剂使用说明,设置提示相关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通过对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专项点评工作,逐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S].2010 年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附录 13.

黄爱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45.

1资料与方法

吴小红,谢根英,陈欢,等 .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 2) : 269-271.

朱立勤,徐彦贵,王屏,等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