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0-31吴彩梅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吴彩梅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2

病毒性心肌炎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间质炎症,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乏力,严重着出现休克、心衰甚至猝死等[1]。该病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心肌病蔓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通过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特根据我院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对照组,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参与研究,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49岁,平均年龄(29.3±1.8)岁;对照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30.2±1.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做研究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给予果糖二磷酸5-10g/日进行静脉滴注,持续2周,α-干扰素200万u,一天一次肌肉注射,持续使用2周即可。另外,辅以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或辅助酶Q10等药物,至少使用两周。若患者出现心衰、心律不齐或休克等并发症状,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给予相对急救措施[2]。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上述西药基础上每天静脉输入黄芪20ml,加之黄连、麦冬、茯苓、苦参、连翘及板蓝根各15g,丹参25g,五味子、甘草各10g,太子参、苦参各20g,针对需清热解毒、心虚阴损患者可加入紫石英、沙参15g,有连续发低烧患者可加入柴胡,药物分两次煎煮,每日一剂,取浓药400ml即可,分两次服用,两周为一个疗程,指导患者按时服用[3]。

1.3 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血清等指标检查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大幅度好转,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但为完全恢复。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病症并无任何改善,甚至更为严重,心电图、血清等检查结果均无改变。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X?检验,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仅为60.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炎是指患者因物理、化学或感染等多方面原因引发的心肌性炎症疾病,而病毒性心肌炎因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如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A或B组以及脊髓灰质炎等缩感染,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9型或B组2-5型感染最为常见,患者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全身酸疼、腹泻、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并发急慢性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等现象。医学中常规治疗方式有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还有使用营养心肌及促进心肌代谢药物]如:果糖,维生素C,环化腺苷酸等同时也指导患者多卧床休息,保持良好情绪,多使用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保护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但以往研究显示[4],有一部分患者在心肌炎症状基础上,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及后遗症现象,患者出现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以及心律严重失常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康复。甚至有些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临床病症一度好转后再度,使患者病情不稳定,病程延长,病情延缓,最后发展为心肌病。

在中医药学中,心肌炎主要属胸痹、心悸、温病等范围内,为病毒邪湿侵犯人体、影响心脏功能,该病需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促进心肌代谢功能以及增强免疫力为主,同时也指导患者多卧床休息。而在养心汤中,麦冬、人参、五味子均为养阴益气良药,人参与麦冬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患者心肌代谢功能,调节血压,改善左室功能,調节细胞因子在心脏中的组织表现,太子参益气生津,黄连清热解毒、降低患者心火,苦参祛湿祛燥、利尿,与黄连有共同泻火清毒之功效,连翘、板蓝根更是滋阴生津,丹参活血,五味子、茯苓安心神、有宁心之效果,甘草调和各药功效,同时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利于该病在滋养心阴中缓解病情,控制病症的作用。在本文针对实验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研究中,通过我院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对照得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中药的辅助下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安全实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彭磊,杨春静,崔维,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2):275-278.

齐才晓.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178-179.

刘正东,李璨,李晓东.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187-188.

李晶.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03-103.

猜你喜欢

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超声心动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黄芪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