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2018-10-31宋金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保肛低位肠系膜

宋金明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开腹手术,观察组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两组均实施保肛处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肠瘘者有1例,占3.33%,而对照组患者肠瘘者有3例,占10.0%;观察组肠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以及吻合口处梗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1

低位直肠癌为直肠癌的一种类型,也为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的产生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存在一定关联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污染日益严重,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对我国居民形成严重威胁,应给予重点关注;手术治疗为该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如何选择手术方案成为了关键所在[1,2]。本文为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中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36-65岁的年龄范围,(47.21±1.24)岁的平均年龄,肿瘤分期:I期患者7例、II期患者10例、III期患者13例;观察组中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37-66岁的年龄范围,(47.22±1.25)岁的平均年龄,肿瘤分期:I期患者8例、II期患者9例、III期患者13例。两组在年龄、肿瘤分期、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用开腹手术,借助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的病灶、大小等进行确诊,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开腹手术计划表,术前麻醉,从右侧开始对乙状结肠系膜进行分离,而后再从左侧分离,直至将肠系膜血管根部完全游离出来,随后使用血管夹将血管夹闭。直肠后游离应维持在骶骨岬水平,直至直肠骶骨筋膜。而直肠前方肠系膜分离时,男性通过两侧精囊腺达腺尖部, 女性达阴道直肠隔下方。侧韧带分离时, 以腹下神经为后方标志, 在直肠系膜侧壁与盆丛之间, 完整暴露和切除远端直肠系膜 。将所有分离的肠系膜行超声刀切除,分离病灶周边的组织,截断通向病灶的血管并重建,直接切除病灶部位,冲洗腹腔,吸净残液,缝合切口,抗感处理。

观察组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借助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的病灶、大小等进行确诊,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计划表,术前麻醉,为患者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控制在12-14mmHg;找到合适位置,建立操作孔和观察孔,数量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的病灶进行再次确诊,确诊后,对病灶区域的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在分离时,直肠前壁分离及侧壁分离与开腹手术基本相同。同时应注意对血管和神经的保护,阻断通向病灶区域的血管,然后重建,完成分离后,直接将病灶部位切除,冲洗腹腔,吸净残液,退出设备,做好孔洞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以及吻合口处梗阻。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输入SPSS19.0软件中,将数据实施系统分析,数据的平均值用()表示,组间数据的用检验t值,当数据所得的P值<0.05时,表示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情况

2.2 两组患者肠瘘发生率对比

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发生肠瘘者有1例,占3.33%,而对照组患者肠瘘者有3例 ,占10.0%;观察组肠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典型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应及时为其对症治疗,临床上,多选用手术直接将病灶进行切除,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针对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案有许多中,如何为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成为了新的问题所在[4]。

通过对低位直肠癌的研究,传统的手术方案为开腹保肛手术,该方法虽然能将病灶切除,但是,手术过程的切口较大,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高,手术中出血量较多,不利于术后的身体恢复,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存在微创、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综上所述,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值得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安岗,孙涛.腹腔鏡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7-38.

侯贤琼,廖康雄,魏文波,等.锐达智能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16(2):160-163.

张战胜,徐东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50-51.

刘伟灿,周海潮,李朝晖.腹腔镜保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16-17.

猜你喜欢

保肛低位肠系膜
早诊早治,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及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