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霸王歌

2018-10-30胡予馨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垓下兵法将领

胡予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寥寥数人能不被大浪裹挟同去,在华夏文明那漫长而古朴的丹青卷轴中,留下独特的身影。其中,一个孤独怅然的豪杰,最令我难以忘怀。

他曾锐不可当,杀敌如入无人之境;他曾铁石心肠,一声令下坑埋了秦军二十余万人:他也曾号令天下,划分四野,自号西楚霸王;他亦曾猜忌多疑,遭诸侯背弃,众叛亲离……最后只余垓下悲歌,唱一曲英雄末路,一腔热血洒于乌江。他就是项羽,一个给后世留下诸多争议的人物。赞他的人称他有无敌之姿,乃真英雄也。贬他的人批他为一介莽夫,趁势而起,注定失败。但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定错了目标、看错了对手的悲剧英雄。

项羽少年时,见始皇車驾便豪言彼可取而代之,这正是他刚愎自用、定错了目标的表现。何出此言?且看他年少时的表现:“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也不愿意潜心学习叔父项梁的“万人敌”兵法。一个不学文章,不习兵器,只略识兵法的人何以执掌天下?

项羽与叔父项梁合作,南征北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但是,在这顺风顺水的起兵路上,也不是没有插曲。楚怀王见宋义长于兵法,运筹帷幄,于是任他为上将军,而任项羽为副将,但在援赵之时,宋义并未采纳项羽的意见,项羽竟然直接冲入大营,手起刀落,取宋义首级。由此事,项羽奋私智、逞私勇的性格已可见一斑。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之战,当秦将章邯提出投降,项羽道“粮草不足,预听其约”,并与诸军吏商量,可见项羽初期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的目标却不是将领,而是成为在王座上俯瞰天下的那个人。在他连战连胜之时,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却越来越无法支撑他走向权力巅峰,而他不善筹谋、刚愎自用的缺点,不知逼走了多少谋土,烹杀了多少说客,也在他前行的路上投下阴影,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使西楚政权灭亡。

鸿门宴被公认为项羽的滑铁卢,这是项羽与刘邦的第一次正面较量,他却身在战场而不自知,白白错失了一个又一个良机。鸿门宴的胜利者毋庸置疑是刘邦,但项羽并不这么认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把刘邦视作自己的对手,甚至在胜负已成定论的战场上,身陷绝境之时,他仍不醒悟,仰天大呼“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依然没有认清击败他的对手到底是谁,实在可叹。

虽说项羽人生的后半段走得跌跌撞撞,冒进而迷茫,但在人生戏将要落幕之时,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将军终于又爆发出了夺目的光彩。垓下突围,淮水困斗,在我看来可谓项羽人格魅力与将帅之才展现的最高峰。那时的项羽终于重新做回了将领,虽说手下尚余百名士兵,却如一人,如臂指使,似一把尖刀,穿插屠戮于汉军之间,将他阳刚的大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项羽乌江自刎,我并不认为可惜,因为这恰好体现了他的性格。在他大起大落的一生中从未有一天是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阴谋家而活的,他一直都是一名将领,爱就爱尽,恨就恨绝,搏杀时就杀得歇斯底里,放弃时就弃得干净利落。在沙场上,平时高高在上的西楚霸王也是能与最卑微无名命如草芥的士兵一同并肩作战的将士。这正是英雄项羽人格中的可爱之处,若没有这一点,项羽的人生也不会有这样浓烈的色彩。

噫吁嚱,亦复何言,虽感其英雄豪迈,亦哀其有勇无谋矣!

猜你喜欢

垓下兵法将领
“‘孙子’兵法”等十三则
楚汉之争最后四个月大致情节梳理(上)
铭记革命将领
南梁名将韦睿初探
不当皇帝就听话
狄青智取昆仑关
兵法
张良得《太公兵法》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垓下古战场遗址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