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学问的基本方法

2018-10-30张岱年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哲学史前人学问

学术有许多门类。简言之,有自然科学,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又分许多学科。学术的总目的是追求真理,追求对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

各门学科各有一定的方法,彼此不同。但是,各门学科也有一些基本方法是彼此相同的。一切学术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有三个:一为思与学的统一,二为知与行的统一,三为述与作的统一。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到现在还是正确的。学是接受已有的知识,思是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只知接受已有的知识而不进行独立思考,则将迷惘而无所得。思而不学,不接受已有的知识,则将陷于荒谬。

研究学问,一方面要继承前人已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要独立思考,发前人所未发,取得新的成果。学是基础,思是在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独立思考,以达到前人所未达到的更高境界。时至今日,前人做出的成果已有很多很多。然而,宇宙万象是无穷无尽的,人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认识亦尚待提高。因此,思与学都是没有止境的。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唯心论是错误的,但“知行合一”还是正确的。应该承认,“知行合一”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研究学问,应该从实际出发,最后更要用实践加以检验。自然科学以实验室的实验为依据,社会科学的实验则复杂得多。

述与作的统一即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墨子则主张述而且作。在这个问题上,墨子是正确的。文化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于前人已经发现的真理,必须加以继承。不了解前人已经达到的成就,做学问也会是盲目的。学亦称为学问,这个“问”字有重要意义,治学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称为真学问。如果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有所创新。创新即是提出新的观点,具有新的发现。

宇宙万象极其复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无穷的,因而常有新的现象涌现出来。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这是学术创新之路。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关键。

以上三个方法是研究学问的基本方法。遵循这三个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就可能取得成果;违反这三个方法,就必定不能取得成果。这三个基本方法是研究任何学问都必须遵循的。

鏈接

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

张岱年先生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猜你喜欢

哲学史前人学问
致寝前人语
最有思想的句子
打渔人
趣味古文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意林双周历学问勤中得(2017.9.16—2017.9.30)
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评析
一本可读性强的哲学普及读物
裁剪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