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顺与年龄无关

2018-10-30陈芳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变故任性用力

陈芳

有时候,成长是被动的。

前一阵子,我的大学同学若兮的妈妈被查出了宫颈癌,几周时间内,做了化疗、手术……尽管父母支持她继续求学,但若兮还是放弃了正在进行的留学,回北京照料母亲。若兮是一个任性果敢的女孩,在这之前,我从未见过她纠结忧虑,而最近她好几次叫我出去,诉说心理上的压力。她担心着母亲的身体,担心着父亲每日忙碌会不会也承受不住,更担心着每时每秒癌细胞会不会扩散。说着说着,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脸上写满了无助。

面对如此变故,她除了煎熬地面对,没有别的办法。幸运的是,经过一两个月的治疗和护理,若兮妈妈的病情有了好转,而若兮也好像变了一个样子,以前满脸的傲气烟消云散。

眼看着她这样的变化,我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既有同情——毕竟她在20多岁的时候就承受了别人或许40岁才会面临的压力,也有佩服和高兴——看着她从大学毕业还依赖父母收拾东西,到现在的独当一面,变得坚强和独立。确实,成长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面对生命本身的生老病死,心情是极其沉重的,尤其是面对至亲的生病和死亡,需要极大的勇气。

另一个高中同学6月份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在父亲患直肠癌不幸去世之后,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篇《祭父文》,回顾了父亲经受折磨的一年,说出了自己的悲痛。她说要往伤口撤盐,因为那样好得快些。那种克制的悲傷让人很受触动。在随后的第二条微信,她说:“日子并不会体谅软弱,唯有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没有什么比用力活着、用力去爱更美好的事情了。”她依然是那个乐观开朗的姑娘,但是经历这一切之后,更能看出她乐观背后的用力。

看着周围同学的遭遇和成长,我不禁开始思考:我这个年龄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说实话,作为一名90后,周围大多是独生子女,飞扬跋扈、个性张扬、任性活泼者不在少数,不少人20多岁了仍时不时自称“宝宝”。之前,我完全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对于父母,我们已经习惯了索取、依赖和任性。

不仅如此,有时还理直气壮地和父母闹翻。关于未来的计划,总觉得父母拿老一辈的旧思想来束缚我们的自由,总是肆无忌惮地出言不逊。虽然知道父母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但是不愿意字斟句酌地和父母沟通,反而愿意赤膊上阵,不可避免地伤了父母的心。网上甚至有一句“亲人是用来伤害和后悔的”,正是对这种相处方式的一种无奈的总结。

《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物质上赡养父母的责任可能青年的时候还不能完全做到,但是精神上的尊敬、爱护、体谅,这样的“大尊”则是任何年龄段用心就可以做到的。多年前,父亲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和压力过大,健康受到了影响。我那时候心慌慌的,生怕发生什么变故,想起不久前故意搞冷战气老爸更加后悔。后来“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上更有动力,父亲的身体状况也好转了过来。

我们长大成熟一天,也就意味着父母衰老一天。那我们翅膀变硬之时,也应是开始保护、关心父母之时。传统的孝道文化在今天应该得到重视和传承。虽然说愚孝和盲从已不合时宜,但是对父母的关心关爱与年龄无关,越早越好。

猜你喜欢

变故任性用力
浅析有岛武郎小说中亲子关系
一堂“变故”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天气越来越任性
词汇
任性者的搞笑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时尚孕妈 任性没什么不可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