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幼儿美术活动的创造之门

2018-10-30张叶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潜能启发美术活动

摘要: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能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创造宽松环境,营造美术活动创造的氛围,开展创造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画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教给方法技能,提供美术活动创造的空间,丰富生活经验,打好美术活动创造的基础,运用启发探索,形成美术活动创造的动机,适时正面评价,增强美术活动创造的信心,充分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打开幼儿美术活动之门,为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关键词:美术活动;启发;探索;创造;潜能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能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开展创造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画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打开幼儿美术活动之门,为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一、 创造宽松环境,营造美术活动创造的氛围

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使幼儿产生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在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宽容理解幼儿,充分认识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重要性。如:在美术活动《手影游戏》中,让幼儿根据幼儿园里经常玩的一个手影游戏,引导幼儿创造出各种符号造型。可是调皮的萱萱利用自己的脚变成“小兔子”“大树”等造型,当老师走到他身边时,他下意识地把画面用手遮住感到不安。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鼓励他将画面画完整,并在活动结束时请大家討论,除了手影可以变成各种符号,身体的各个器官还可以变成哪些符号,美工区成了幼儿运用各个器官变符号的天地。在日常的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尽量肯定、鼓励幼儿,让幼儿消除胆怯和依赖的心理,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发挥出创造的潜能。

二、 教授方法技能,提供美术活动创造的空间

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发挥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幼儿进行创造必须以方法为基础。首先,平时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的人、事、物,为幼儿的创造提供素材。如:活动《鞋的联想》,幼儿要先认识各种各样鞋的特征,然后引导幼儿将各种人、事、物与鞋联想表现出来。有高跟鞋的滑滑梯、长筒鞋的游乐城、运动鞋的动物等。其次,注重一些有效的方法,为幼儿创造提供可能。如:我们班的琳琳小朋友是一个“马大哈”,她的想象力很丰富,画画胆子也很大,构思新颖,但她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动作快、作品毛、画面颜色单调,喜欢听好话。对于她我一方面肯定她的独创性,及时表扬她;另一方面过去用商量的口气跟她说:“如果涂色能再认真些,颜色再多些,我想这张画肯定会更漂亮。”在赞赏她良好的作画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她联系生活经验,拓宽思路,向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慢慢地她的思路开阔了许多,添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 丰富生活经验,打好美术活动创造的基础

想象来自生活,通过生活来丰富想象,其中的形象更趋完美与个性,增添创造的激情。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幼儿创作反映的内容是幼儿的生活。如:教师要幼儿表现《放风筝》这一活动,那么在他们的头脑中必须有“放风筝”这种表象,这个表象存在,幼儿的绘画创作就有了源泉。这个表象不存在,幼儿的绘画创作就失去了源泉,变得干枯、无味。

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首先,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其次,提供各种艺术作品,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再次,还应多与幼儿谈论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幼儿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

四、 运用启发探索,形成美术活动创造的动机

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最深刻,最激动人心的事通过想象在脑海中提炼出来,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也就形成了创造的动机。

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促使幼儿游戏,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促使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画面。例如《大鞋的联想》活动,借助大鞋的外形可变的特征,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引导幼儿想象它在幼儿园像什么,在家里像什么,在公园像什么……,这样的语言为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幼儿不仅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又可以有个性化的表达。幼儿都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教师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

五、 适时正面评价,增强美术活动创造的信心

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上。因此老师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现象和创造的再现与诱导很重要。切记不能简单地用“象”“逼真”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美术作品,而应从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及绘画技能表现等方面来评价。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老师适时的介入指导可以重新点亮幼儿创造的火花,促使幼儿创造的顺利进行。其实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天生的画家,需要我们与他们做伴,给予正确的评价,投以赏识的目光,为幼儿们美术活动打开创造之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施静.制作幼儿美术欣赏材料的巧办法[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

作者简介:

张叶,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幼儿园。

猜你喜欢

潜能启发美术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
穷也兼济天下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