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课教学在反思中提升品位

2018-10-30杨先俊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观察

摘要:《油菜花开了》是小学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中的第一课。本课的研究活动是从观察油菜花开始的,通过对油菜花的观察了解掌握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的,以及植物的花在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

关键词:《油菜花开了》;《新的生命》;观察

教科书中共计安排了三个活动内容:第一,观察一株油菜花。把观察的油菜花和曾经观察过的凤仙花作比较,认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第二,观察一朵油菜花。通过解剖的方法,认识油菜花的构造和各部分的特征。第三,观察一株油菜花。通过观察,发现油菜花的变化过程。

今天上《油菜花开了》这一节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机会。当天下午的评课更是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我从中学会了不少,很感谢叶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意见,他们观点独到,言语中肯,使我大有启发,对于这节课也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这节课科学味不浓,少了科学课中应有的质疑和探究。在“数数有几朵花,几个花蕾”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对花与花蕾有个大概印象,在小组说的时候,组员意见不一致时,组内同学可以互相探讨,互相帮忙,那么花与花蕾的区分可以得到巩固,又节省了试数的时间。但陈老师提出了“数花与花蕾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我突然领悟到了,“数一数”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区分花与花蕾,所以应该让学生在带着疑问去探讨,在学生产生矛盾的时候再告诉学生什么是花,什么是花蕾,效果会更好。

其次,不善于引导,扼杀了课堂中存在的亮点。在解剖油菜花实验的教學反馈中,我指出第二小组贴得最规范,而一位老师对这“规范”二字质疑。是啊,“说第二小组同学贴得最规范。”这句话本身就不规范,只能说第二小组贴得最整齐,做事特别细心。对贴的东倒西歪的三、五小组,我给予了否定。我当时应该注意引导,问问这些小组为什么这么贴,是操作不熟练还是特意这么贴,若是为了全方位的观察,那未尝不可,这种全方位的思考甚至值得老师表扬,同学学习。当时缺少了这一引导,也就扼杀了可能出现的一个亮点。

再次,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太注重预设,不关注课堂生成。对于随处可见的油菜花,学生能较容易区分萼片与花瓣,而雄蕊与雌蕊的区分是难点。在两次试课中,学生们在粘贴雄蕊与雌蕊时,不知所措,急着向我求助,应该贴在什么位置,这时把答案告诉他们,学生记得特别深刻。可在这次实验中,学生能将雄蕊、雌蕊区分清楚,没有一点儿悬念。但我发现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的不一样时,也觉得索然无味,就像走过场一样完成了教学。若我课前能多一种预设或多关注课前生成,遇到这种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雄蕊雌蕊很难区分,你们怎么都能区分开了?”孩子们若说是预习过了,或听同学说的,老师再加以表扬,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从整堂课来看,成功的地方还是很多.不过我觉得缺乏课堂教学机智和适度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从科学课教学的实际出发,渗透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科学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科学探究意识,努力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杨先俊,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源泉小学。

猜你喜欢

观察
帮助型电视情感节目这观察
小班游戏活动观察和评价的研究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