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解题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2018-10-30严小燕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摘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基础科目,同时也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科目,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可以使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得到体现,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在此之中得到提升。所以,要加强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也在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能力。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某方面知识,那么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是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的学习不能只是记忆在脑子,最重要的是要大量的练习,数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其应用在其他科目上,应用在生活中。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对解题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这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 理清知识构架,巩固基本知识

学生在解题前一定要对要运用的数学知识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解答。因此,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求学生要打下坚实的基础,理清知识架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该用什么知识去解决。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捋顺这些知识,教会他们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知识,同时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收掌握这些知识。所以,初中数学老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初中课堂的教学效率。在以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上,由于数学是理论知识,老师按部就班的讲授知识,很枯燥乏味,学生上课没有兴趣,老师上课也没有激情,因此,教学质量和效率都较为低下。如,在教授什么是轴对称这个知识的时候,教师不仅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多媒体图案,同时还可以叫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多媒体图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案,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丽,同时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掌握这个知识点。例如轴对称图形,教师就可以举出风扇、筷子等事物来说明,甚至还可以将世界上那些优美的具有轴对称结构建筑图片拿来举例。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不能仅限于此,应当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拓展,弄清楚这个知识的准确定义,让学生了解到轴对称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最终需要学生能够使用自己的话将其表示出来。但对于某些很重要的定理、公理,应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进行背诵,防止因为一些理解上的误差导致答题出错。

二、 仔细观察题目,找到解答问题的入口

现在很多学生遇到数学题目时经常犯得一个毛病就是不能沉下心去仔细观察题目,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大概地看一眼题目,有时甚至不知道题目要求什么就开始答题,结果就是边解题边找解题的条件,有时解到一半发现解不下去了,才开始认真地看题目,有时却是一直按照错误的解法来解答,这样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解题的效率。所以,学生不认真审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只有将题目要表达的意思体会清楚,最终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理清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以及要求什么,仔细思考这些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所问问题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然后就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它,这样解决数学题目才能事半功倍。几何题中很多应用题是以生活举例,例如求太阳光高度角其实可以归结为求几何图案的角度。这不仅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题目很有帮助,而且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 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和完善逻辑思考能力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是死板的,数学的求解过程、方法可以有很多,每一种都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思考,尽可能多的发现解题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自由探讨題目的解法,如果遇到解法不太正确的但思路没错的,小组之间还可以讨论,在这种多人的解题思想、方法的碰撞下,每个人都可以互相验证、完善自己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吸收、借鉴别人的思想、方法,提高自己。甚至还可能在讨论中产生新的解题方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醒,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讨学习。同时,即使学生的解题方法有些问题,老师也不能立刻否定,而是先要表扬学生的创新态度,然后仔细听取学生的解题思想,帮助他分析出错的地方以及原因,甚至可以让他自己推导他的解题方法,在旁边加以引导,让他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

四、 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心态

老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解决数学题目的认识的讲解。在学生经过很多次的训练之后,让他们明白数学题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不同点。同时,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对于解决问题的感知意识,见到题目之后,能够很快地分析出哪些是迷惑条件,哪些是正确条件,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解题。例如在初中几何学中,题目经常会给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角度,真正有用的角度只有那几个,但题目就是这样迷惑你往错误的方向想问题。

五、 经常回顾与反思

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传承并发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教导学生要经常回顾之前的知识点,不要只顾着学新知识而忘了老知识,要学会反思,学会总结。久之,学生还能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也要注重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怎样教学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在这样的重复的反思与学习中,教学的质量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总之,学生的数学素养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解题能力上,数学是要应用于实践的,数学是要服务于现实问题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习题来运用出来的。因此,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也需要老师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把基本功打扎实。同时,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让学生在做题目之前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理清楚思路,排除迷惑的条件,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题目的解题入口。

参考文献:

[1]路国宾.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5.

[2]薛岳.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7.

[3]刘辉.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6.

作者简介:

严小燕,湖南省岳阳市,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禹山镇南山中学。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