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两位数乘法速算法的分析

2018-10-30苏巫呷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生计算能力影响着他们后续阶段的数学学习效率,拥有良好的計算能力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但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快运算速度,一直都是我们教师思考的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谈两位小数乘法运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运算;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教给学生一些便捷的速算方法。这些速算法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因而,不失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但作为教师,除了熟记两位数乘法速算口诀外,还应对两位数乘法速算法本身有一学理上的认识,才能对算法本身“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一、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法教学的知识点分析

知识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知识点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即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点:任何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都可以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来计算。只是要注意用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案例分析:

例1:同学们去年植树12棵,今年植树的棵数比去年的11倍少4棵,则去年和今年一共植树多少棵?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各位薯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可把去年植树的棵数看成1倍数,今年植树的棵数比这样的11倍少4棵,用12×11-4求出今年植树的棵数;再用得数加上去年植的12棵,就可以求出两年植树的总棵数。

解答过程:

12×11-4=128(棵)128+12=140(棵)

答:去年和今年一共植树140棵。

注意: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中间量,然后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求出最后的问题。

二、 具有规律的小学数学两位数乘法的速算法分析

请你观察下列九道乘法算式,它们有什么规律,找到规律后,口算后面几题的答案,你能办到吗?

(1)11×29=20×20-9×9=319

(2)12×28=20×20-8×8=336

(3)13×27=20×20-7×7=351

(4)14×26=

(5)15×25=

……

相信,只有有一定计算基础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前面几个例子,找出规律,通过找到规律,面对此类运算问题时,就会显得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三、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法之末尾为“0”的运算

对于这类数的乘法运算其实方法最为简单,学生也最容易进行运算,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能够将运算的规律清晰的解说,让学生真正理解运用规律,并且掌握技巧,学会运用。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进行课堂导入,比如列举以下算式,让学生先自己算一算,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找规律,最后我们教师在进行总结。

如,例题设置:50×90=?21×40=?25×30=?40×80=?

教师总结: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填写几个0。

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根据已经学过的运算方法,进行竖式运算,继而得出答案,但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速算的规律。所以总结后笔者还对此进行了延伸以及当堂检测,设计了如下课后检测题:

①2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

A. 3B. 4C. 5

②30×40,它们的积是()。

A. 1200B. 1120C. 120

学生根据规律,很快就能够解决问题。如此,不难发现:掌握规律后进行末尾为“0”的数的乘法远比单纯列竖式算法要简单快速得多,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这类速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四、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法教学反思

首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产生失误的,精细的运算过程要求学生做好计算书写,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运算技巧,才能保证在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目时,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简单到复杂地出题,从而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有顺序地进行计算,随着计算难度的加大,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其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必须以学生熟练进行整十数、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和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为基础。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就必须先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计算基础和工整书写的习惯。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寻找有利于教学开展的积极因素,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及策略,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小学计算教学工作的发展。

五、 结论

以上速算方法比较直观简单,在教学中我们只需将速算口诀详加讲述与说明,在学生掌握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结果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来。作为新时代数学教学者,笔者认为还应该在后续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总结和教学创新,力争能够发现更多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郑丽丽,郜舒竹.难以“应用”的估算应用题[J].教育观察,2012(07).

[2]马生福.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作者简介:

苏巫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依吉乡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