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

2018-10-30彭洪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农村初中初中物理

彭洪乾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物理教学的改革,应着重于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的优化,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有助于动手能力的提高,能增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树立科学的物理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初中物理;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58

一、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动手实验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比较大,尤其是在实验功能房建设方面和实验教学设备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从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方面来看,不少农村初中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学生动手能力却令人担忧。笔者对本县周边20所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情况进行样本分析,结果显示:1. 物理任课教师的物理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样的师资结构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的提高。2. 物理任课教师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以讲代练。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不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的学校一个学期物理教学结束了,学生却没有进入过几次实验室,这样就谈不上对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的提高了。

二、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杨振宁说过:“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这说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必须从实验教学课堂抓起,凸显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存在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现象,为了完成考试任务,很多物理教师把学生“做”实验变成了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学生照搬书本实验内容死记硬背,实验教学以演示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实验,剥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抑制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形成。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教师更新物理教学理念,重视实验教学,优化实验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物理综合素养,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达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的策略

根据新课标理念要求,结合多年的物理执教经验,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必须在实验教学课堂上下工夫,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何优化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教学。

教师重视演示实验教学。首先,演示实验选用的器材结构要简单,操作要方便;实验结论的推理要清晰,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九章演示“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可让学生把一个普通的玻璃杯顶在嘴上,吸气后杯子不下落,这样即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利用学生身边的小事来说明物理問题,简便易行,同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演示实验时教师要确保操作的成功和标准。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直接的体现出来,让学生亲眼目睹或自身感受到物理现象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产生这种物理现象的原因,只有确保演示成功,教学目的才会达到。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演示“摩擦起电”,在用玻璃棒和毛皮摩擦前,必须保证毛皮的干燥,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果演示失败,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失望,对实验结果持怀疑态度;再次,演示现象必须明显、直观。进行演示实验时,实验现象要让全班学生都能看见,而且要看清楚。如果个别实验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让学生在大屏幕上观察,或者利用多媒体把实验现象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想方设法的使学生观察到明显、清晰的实验现象。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时,可以在玻璃仪器或者塑料瓶中充满烟雾,再用激光射入烟雾中,这样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就会一目了然。

加强分组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首先,实验前必须让学生完成预习内容。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有了正确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才会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从而提高实验操作的质量;其次、在实验操作室里,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分组形式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做到取长补短,做到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再次,实验室内保持良好的实验秩序。进入实验室后要求学生按要求坐到相应的位置上,不得乱动器材,保持实验器材整洁有序,在实验过程中若出现异常现象,要求学生举手提问,不得出现混乱现象。物理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好的做法及时肯定表扬,对于典型的实验错误应及时与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最后,实验完成后应要求学生及时处理实验数据,并填写好实验报告,整理好实验器材。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学生实验操作后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对所测数据的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实验报告的检查,如果发现有的学生由于实验测得数据的误差太大,得不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时,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重新安排实验,从而发现其出现误差过大的原因。实验中应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要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除了重视常规的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优化外,还应建立物理实验操作兴趣小组,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自觉走进实验室,自由探索,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大胆探索,发挥创新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物理实验教具的制作,对优秀作品给予展示,建立评奖机制,让学生具有成就感,对实验操作更有自信心,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白沙初级中学 646506)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农村初中初中物理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