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

2018-10-30周瑶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初中

周瑶

摘要:当代教育不单单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初衷。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应该从思想和品德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内在素质培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素质水平。思想品德的培养必然是建立在社会、国情等条件下的,各国情况不同,经济环境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本文通过对一些学校教师进行走访,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仍需要提高和改进,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也为各个学校和教师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56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心理学素质现状

1. 心理学知识照搬书本

笔者在此讲述一次亲身经历,在一所中学里听了一堂关于思想品德的课程。在上这堂课时,当教师讲到遗忘曲线时,学生对这个知识点都非常感兴趣,于是教师按照教材一字不落的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然而教师并没有过多的去解释这个令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一讲完就直接开始下一部分内容。课后学生向教师问到为什么不对遗忘曲线多作一些讲解,教师说自己还不清楚心理学的精华,不敢向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担心对学生造成误导。

2. 教学互动学生学不到知识

如今很多教师都越来越倾向在课堂跟学生进行互动,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游戏,达到让学生既参与了活动,又能学到新知识的目的。比如对一些叙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演绎,这样学生能够深入书本。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认可这种教学方式,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只是带着学生玩闹,并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

3. 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

很多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只是注重书本上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存在于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教师大多只关注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生对书本的掌握程度,却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无所知。在课堂上对学生强调热爱祖国、勤劳奋进、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当教师被问及学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时,教师都哑口无言。教师不应该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应该为了学生而教学,深入学生去发现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去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人的状态。

4. 课程准备效果差

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现在的课本跟以前不同了,很多内容只有提纲,而没有具体的讲解,教师需要自己去查阅相关内容。但是在农村学校里,很多地方没有这样的条件,缺少相关书籍,没有网络设备,因此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教师也很难找到相关内容,所以导致教师备课效果差。

以上这些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初中是学生形成思想观念和品德特性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样的时期非常需要好的教学。

二、如何改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心理学素质

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调研,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改进:

1. 对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

初中时期,是学生人格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初中生的教育十分关键。初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包括社会心理、心理教学等各个学科,都应该有一定的涉猎。只有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才能在教学中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应该掌握社会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在以后的交往中更加顺利,同时这样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了解,对症下药,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用自身的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给予教师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比如经常举办一些心理学知识培训,请相关心理学专家来校讲座,或者增加相关书籍的投入等,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培养自身的心理学素养。

2. 巧妙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育的同时,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外,还应该能够巧妙運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生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的是家庭原因,有的是自身原因,有的是环境原因,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教师都应该能够运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学习生活上,用一点一滴去感化学生,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旨在研究学生心理的班会,让学生表演一些小节目,例如两人之间发生争吵,或者在郊游时偶遇大风,也或者在一次比赛时,有学生突然生病等类似的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情。通过演绎这样的故事,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当事者的心理历程和心理状态,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学生就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抱怨和误解。

3. 教师应具有学习兴趣,用真心教导学生

教师其实也是一名学习者。教师应该具有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利用心理学知识。教师如果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忠诚,那么将会有很大的兴趣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这样,就有动力去拓展自身的心理学知识素养。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思想高度和品性,一般来说,教师大多符合这点要求。教师也都尽最大努力用心教导每一位学生,具有责任感和教学热情。

三、结语

笔者认为上面叙述的三个方面是当今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师的心理学水平,就能够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实现教育的价值。教师也可以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的知识涵养,学校也应该发展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打造便利条件,实现教学的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 215002)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初中
选择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