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讨

2018-10-30徐云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科学素养课程教学

徐云雷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总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科学课程改革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结合现实生活筛选和整合理化生地等相关学科内容,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整体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实际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科学素养现状,并探讨如何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36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逐渐改善了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价值观、能力发展的阻碍情况,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初中生对自然现象具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促进学生逐渐形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真正发挥科学课程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一、初中生科学素养现状

1. 学生掌握科学术语、概念的程度

就目前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情况而言,课堂教学模式虽然趋向多元化,但仍以理论讲解、记忆背诵为主,导致学生能较为有效地理解掌握科学概念和术语,并明白其中的原理,但对应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深,缺乏对科学知识的全面认识。相较于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而言,学生对物质科学相关内容掌握程度较高,更能理解环境科学和日常生活科学,即更重视知识性科学,而忽略人文性科学。

2. 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程度

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情况,然而就目前初中课程教学而言,学生通过记忆背诵等知识性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科学术语和知识,但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理解程度降低,对科学方法的探索性和规范性关系认识模糊,导致学生自主探究式科学素养较为欠缺。

3. 学生的科学态度,理解科学、社会、个人间关系的程度

初中生对自然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科学知识学习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兴趣,科学态度较好,但大多数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都停留在科学知识的表层上,对自然现象和科学没有进行深入理解,对环境保护、健康问题等关注度不足,因此,初中生科学态度和责任心需要加强。

二、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结合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我国长期教育中,教学更加侧重科学结论,忽视科学结论形成的条件和背景,通过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观察、推理、假设等科学学习步骤,还要鼓励学生运用逻辑和想象等思维完善科学解释,得出科学结论。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融入其中,使得科学人文性得到展现,并使得科学课程教学更具启发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掌握科学知识本身,从前辈学者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中获取体验,促进学生对科学内容的全面理解,让学生通过科学史进行科学综合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水平。

2.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和科学知识存在相互辩证的关系,通过科学实验可以更好地阐明科学现象,通过科学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对研究过程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观察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观察的目的、方法,预测观察结果,在观察中比较实验现象,观察后总结观察结果,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对学习对象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并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义、如何分析、用什么方法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例如:在蜡烛燃烧的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虽然知道蜡烛燃烧使得固态蜡熔化为液态蜡,两种蜡是相同物质,但难以证明、肯定这一说法。教师就可以通过质疑引出实验,通过测定两种形态蜡的熔点来验证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通过经历实验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细心观察和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科学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师就应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结合科技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世界航天日、世界环境日等,以這些节日为切入点,展开科普教育活动,进行科普宣传,增长学生见识。学校也应成立相应的科技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特长等自主选择科技小组,营造良好的科技探究氛围,让学生通过科技小组中活动星图制作、乒乓球地球仪等活动,促进学生创造、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应积极组织科技参观和调查,科技竞赛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总之,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科学史教学、科学课外活动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内容的全面理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詹海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 325615)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科学素养课程教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