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8-10-30缪天开邹坤森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有效教学教学方式

缪天开 邹坤森

摘要:本文着眼于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自身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各位同行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有效教学;个体差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23

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与此同时,其对于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便有些教师教得比较辛苦,学生学得也不容易,但其实际性教学效果却不尽理想。相关调查显示:许多学生认为高中物理是最困难的一门学科。江苏省2008年的高考模式要求学生的理科学习一定要选择物理学科,而这往往导致学生一半以上都要尽心尽力地学好物理,所以,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从而帮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升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讨论及研究高中物理有效教育的策略就成为当前十分迫切且必要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要从重教向重学进行转变。在过去的教学中则是首先从“重教”向“重学”转变。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定学,也就是常常所说的灌输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全被教师牵着走,而这就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忽视掉。那么试想,假如课堂教学时间几乎全部被教师占用,这时候学生练习和体验的时间都缺失了。但是,学习终究是不断内化的过程,因而我们又不能够指望学生再用多长的时间来自主学习物理。与此同时,白天上课晚上自习,这之间的间隔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晚上自习时学生对白天所学知识点的记忆也就不太清晰了。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作业的完成及练习就具备了很大的困难,那么这也为其不能完成作业或者是抄袭作业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机会。基于此种情况,教师的课讲得再好,语言再流畅,例题再多,这种教学课堂效率也是低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注重和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进一步地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使得学生之间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发挥,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此外还要进一步以精讲的内容给学生更多练的机会。进而可试图结合实际的教学內容采用“讲——练——讲”或者“讲——练”“练——讲”的模式。然后,就是从“重结果”向着“重过程”的转变。具体来说,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中要把重点放在其中,放在知识的形成以及规律的揭示方面,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在感知和推理以及概括运用的过程中真正发现真理,并且又能够揭示其中的规律,提高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这些力学重点内容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怎么样推导向心力,进一步推导万有引力,继而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推导动能定理,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熟练地推导完成。

通过具体的推导定律以及定理的整个过程,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更清楚地掌握其之间具有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些定律以及定理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或者是各自孤立的。那么在进行具体推导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较之而言,假如只是让学生记住这些定律和定理,接着再通过做题和练习来有效掌握,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直接说是一种低效能的学习。

还有一点就是需要重视实验操作,进一步有效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物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自然学科,“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因而,几乎每位物理教师都可以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所在,但据此却并不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真正来进行试验,或者是引导学生来操作实验,反而是宁可反复多次地在黑板上进行试验,不厌其烦,其教学效率也相对低下。

二、演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

物理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实验,而它也是联系知识的纽带,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经历,因而又不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事物及其现象,所以也就难以接受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而利用实验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将这一问题解决。物理实验可以直观且形象地展示概念的具体形成过程,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这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的动手以及分析能力的提高,进一步为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奠定基础。对此,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出现的理论和概念基本上都是通过实验和分析总结出来的,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课题的学习中,具体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首先使用动画来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然后再以逐渐减小斜面的倾角来展示小球的运动情况。多媒体的画面直观且刺激,这就帮助学生很好地集中了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最终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将物理知识设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以此来让学生进一步解决,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往往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 熊 艺.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3).

[2] 佟玉满.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3).

[3] 蔡丽珍.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10).

[4] 潘永城.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0(5).

(作者单位:①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中学 514437;②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中学 514437)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有效教学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