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空间差异研究

2018-10-30张建伟王贤孟琳琳黄蕊琦

世界地理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河南省创新能力

张建伟 王贤 孟琳琳 黄蕊琦

摘 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来源。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面板数据回归、响应强度模型及ESDA等方法对河南省18地市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强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带动作用,产业转移每增加1.017%可以带动当地创新能力提升1%,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及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2)2007年~2015年,郑洛新许焦等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一直是創新能力较强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较高的地市有郑州、洛阳、商丘、安阳、新乡和焦作,和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吻合性;(3)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效应较强的地市主要有郑州、洛阳、许昌、新乡、濮阳和南阳,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的空间格局大致呈“带”状分布;(4)创新能力是河南省各地市创新响应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创新能力越高的地区越有利于吸收产业转移溢出的技术和知识。

关键词:创新能力;产业转移;面板回归;响应强度;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市场需求萎缩、资源丰度约束及环境污染严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由此形成了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并存、国内转移主导的新一轮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促使人力、资本及技术等生产创新要素加速向承接地流动,进而产生技术溢出效应[2]。在全球化及信息化日益深入的当今,开放创新是未来区域创新的重要路径[3],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地区的研发投入,而且取决于从其他地区获取技术研发外溢的程度[4]。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规划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又获得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支持,加之劳动力及土地等资源优势,使河南省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资金从2007年的1521.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821.5亿元。

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一般认为,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具有创新溢出效应[5],对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具有促进作用[6-7]。在区域层面,样本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8]、西部地区[9-11]、全国31省市[12]、安徽省[13-14]及湖南省地区层面[15]。方法上主要有空间技术溢出效应模型、空间环境溢出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经典计量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SD模型、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仿真分析[16]。在指标选取上,对产业转移多用引进国内省外投资额[8-11、13-15],也有通过比较某区域在某一时期内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总和的比重与前一时期该比重数值来判断该区域产业的转入和转出情况[12]。相关研究发现,中部各地区创新能力提升主要是R&D;推动的,国内产业转移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且其污染溢出较显著[8];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10],但是这种创新溢出效应存在基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的“门槛效应”[9]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差距及金融发展程度等四方面的门槛效应[11];在全国层面,有研究认为,产业转移阻碍了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具体到各个区域差异较大,产业转移对东部地区创新投入不明显,但可促进中西部地区创新投入增长;阻碍东部地区创新产出增加,促进西部地区创新产出增长,对中部地区作用不明显[12]。在省内地市层面,李伟庆对安徽省研究发现,产业转移中,承接地通过模仿、竞争和合作等途径方式产生技术研发溢出[13], 加强中介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力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16],但对不同技术层次自主创新的影响则存在较大差异[14]。张国政对湖南省的研究也证实了,区际产业转移在整体上对湖南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显著溢出效应,但不同技术层次、不同地区的自主创新效应差异较大[15]。在行业层面,关爱萍分析行业间产业转移的技术效应,发现,产业转移对行业技术溢出有积极作用,其中机械制造业最为明显[17]。在企业层面,产业转移规模与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呈正向相关关系,但在不同的技术类型情况下,转移产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扩散深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特征[18]。产业转移通过适应性竞争路径、员工流动路径显著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关联嵌入路径和示范学习路径中部分路径显著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19]。马永红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欠发达地区21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产业转移本地嵌入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20]。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和尺度反映了产业转移创新效应作用大小、显著性、差异及内在机制,目前学界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争论,主要是由于区域、时间段及指标存在差异,更多是从时间角度运用面板数据开展产业转移的技术效应研究,从空间视角探讨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在地市尺度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区域差异的相关研究。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河南省,目前对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21]、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制创新[22]、产业转移促进工业结构升级[23]等都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的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是尚未发现从空间视角和地市尺度探讨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因此,本研究拟采用面板回归、响应强度测度模型及ESDA等方法对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的区域差异开展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于政府科学决策,促进河南省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在市场化、政策等一系列条件的影响下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24]。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的、设计的、制造及商业的活动[25]。产业转移溢出指的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承接地通过模仿、竞争、合作、员工流动、示范学习等途径方式产生技术研发溢出[13、19]。由于产业转移与创新能力之间互动关系较为复杂,为了简易、直观测度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借鉴之前的研究成果[26],引入“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之一概念,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指的是产业转移对当地创新能力作用的大小。

为了探讨承接产业转移与河南省创新能力的关系,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范围,将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额来表征产业转移,以专利授权数来表征创新能力,专利虽不能反映所有关键创新,也无法较好反映创新的质量差异,但却是非常可信的[27],且专利与创新活动相关性也比较显著[28]。本研究的专利授权数来自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以公开日统计获得,除专利授权数的数据外,其他数据均来源于2008年~2016年《河南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利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来验证河南省2007年~2015年的产业转移和创新能力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及确定其回归模型,建立回归模型来反映二者之间关系,然后计算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7年~2015年的专利授权总量和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总量,计算各地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ESDA分析。

1.2.1 面板回归相关方法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是研究经历一段时间的相同横截面单元的模型。而面板数据往往具有时间和空间两种特性,可以用于研究个体差异性,变量之间能够增加多边性,减少共线性,并且提高自由度和有效性,适于动态研究。面板数据分析的一般模型如下:

1.2.2 响应强度测度模型

前期的研究成果发现,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5-15],而创新能力对产业转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29-30]。为了能够简易直观的反映产业转移对创新的作用,在借鉴相关成果[26]的基础上,引入“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来表示创新对产业转移的响应强度,计算公式为:

R=M/F (2)

式中,R为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M为专利授权数,F为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额。模型通过专利授权数与实际利用省外资金额比值表示创新对产业转移的响应强度,随着比值的增大,产业转移对创新的作用强度也就越大;反之,表示作用强度减弱。本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在确定了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后,在一定时期内就一般区域而言,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创新产出与产业转移的比值增大时,表明创新提升的速度快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增长,此时创新条件的改善会带来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大,比较成本收益将极大提高,进一步吸引产业转移;当创新产出与产业转移比值变小时,表明创新慢于区域产业转移,此时创新对产业转移的拉动强度将相对减弱。

2 建模与计量分析

2.1 单位根检验

序列中若存在单位根过程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即存在单位根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在进行面板回归之前,必须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常利用四种方法来进行序列单位根检验:IPS检验、LLC检验、ADF-Fisher检验和PP-Fisher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首先对创新和产业转移的数据取对数,再利用上述四种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当检验结果p<0.1时,说明统计量在10%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序列存在单位根;反之,当p>0.1时,则说明无法拒绝原假设,序列没有单位根。其中,I为创新,IT为产业转移。I序列在level下是不平稳的,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后平稳;IT序列在level下和一阶差分下是不平稳的,对其二阶差分后平稳。I、IT序列在二阶差分后均平稳,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即为同阶单整序列,存在协整的可能性(表1)。

2.2 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表明,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转移是同阶单整,二者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可进行协整检验。目前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的方法有Kao检验、Pedroni检验,这两种方法的原假设都是不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应用Kao和Pedroni协整检验方法,对产业转移与创新能力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只有除Group rho-statistic 检验结果接受原假设之外,其余的检验均在1%的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而Pedroni认为Panel ADF和Group ADF检验结果更为重要,说明二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表2)。

2.3 面板数据回归

上述分析表明,河南省创新能力和产业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通过构建数据回归模型,可以测度两者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通常有3种,即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首先利用Eviews8.0对2007年~2015年产业转移和创新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利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采用固定要赢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从检验回归结果得出P值(0.1063)大于5%的水平检验,所以接受了原假设,即应建立为随机效用模型。因此,选择建立随机效用模型来分析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随机效应模型如下:

Yi=αi+βXi+εi (3)

式中i=1,2,3…n;β为待定参数,εi为误差项,?琢i为截距效应项,Yi表示区域创新能力,Xi表示区域产业转移,X与Y所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被对数化,已达到减小异方差影响的目的。

从回归结果(表3)来看,大部分统计量都较为显著,可决系数为0.867,F统计量为1043.522,P值也通过了1%水平下的检验,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系数为1.017,估计模型为:Y=1.305+1.017x

产业转移对河南省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1.017,说明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产业转移每增加1.017%可以带动当地专利创新提升1%。河南省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人才的聚集等。政府积极发展当地基础设施来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吸引外资,在一定资金的基础上,各企业争相发展,从而推动了人才的集聚,技术市场不断完善,使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从2007年~2015年期间,河南省科技活动人员数从192173人增加至346902人,人才聚集效果明显;其次,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从256174.37万增加至450442.37萬元,说明技术水平方面有所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由1093.7亿元增加至5866.6亿元,说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互联网用户数从403.26万增加至6629.24万户,为产业转移的发展提供信息通讯等方面的支持。目前,河南省又专门建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产业转移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便更好地为工业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服务。2013年11月19日,省工信厅下发《河南省产业转移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认定试点工作方案》,对承接产业转移严格把关,体现出河南省对其的重视程度。

3 创新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基于河南省18个地市的数据回归分析显示,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有较为显著的作用。本文将2007年~2015年的产业转移和专利授权数数据分别求和,再以此计算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按照Q聚类将产业转移、创新能力和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划分为四个等级。

3.1 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

2007年~2015年间,河南省各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明显,创新能力属于“高”类型的地市是郑州市,其专利授权数总量达86410件,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在经济、科技、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较其他地市处于高水平,郑州市的GDP、科技人员活动数、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分别从2007年的2486.75亿元、52038人、149487.04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7311.52亿元、100706人和207663.1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在2015年更是达到33399502.3万元,占全省的56.9%,这表明郑州市拥有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领先水平,经济活动在此汇集,对郑州市的创新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新能力属于“较高”类型的地市有洛阳市,2007~2015年专利授权数总量为36789件,虽与郑州市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也远高于其余各市,洛阳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从2007年的1235250万元、61572.85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3257221.3万元和199002.51万元,科技人员活动数在2015年达到39714人,占全省11.45%,2015年GDP为1595.32亿元,居河南省第二位,可见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环境是其创新能力较高的重要原因;创新能力属于“一般”类型的地市有6個,即新乡市、许昌市、南阳市、焦作市、平顶山市和安阳市;创新能力属于“低”类型的地市有10个,即商丘市、濮阳市、驻马店市、开封市、周口市、信阳市、三门峡市、漯河市、鹤壁市和济源市,专利总量平均为4180件,这类城市主要集中在豫东和豫南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经济发展较慢,技术创新有待提高。同时河南省各市创新发展可能还是一个强者愈强的循环累积过程,郑州市和洛阳市,在2007年时专利授权数已经处于河南省领先地位,在随后几年也一直处于领先,因其有着较好的创新发展基础和经济优势,吸引着追求成本较低的创新发展向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地区集聚,从而使这些地区创新发展越来越强(图1)。

3.2 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

从空间上看,湖南省产业转移属于“高”的地市是郑州市,郑州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007年~2015年总量达4557.6亿元,从2007年的183.1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924.2亿元,这主要得益于郑州交通、产业基础、人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每年还举办一些产业转移的对接活动。产业转移属于“较高”的地市主要有洛阳市、商丘市、安阳市、新乡市和焦作市,大部分位于郑州市周边,其中洛阳市为3197.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图2)。洛阳工业基础雄厚,具备较强的科研及人才优势,拥有众多科研院所,现有各类科研机构超过600家[31]。商丘市、安阳市、新乡市和焦作市的产业转移总量处在2600~2900亿元之间,这四地市承接产业量较高主要得益于:安阳市政府重视产业转移,建立“一对一”落实机制[32];焦作市政府坚持推动“333”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33];新乡市在201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新乡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2012年7月,商丘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品牌[34]。产业转移属于“一般”的地市有开封市、周口市、南阳市、平顶山市和许昌市,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其中周口市在2007~2015年发展较快,从2007年的54.7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79.2亿元;总量低的城市有三门峡市、鹤壁市、驻马店市、信阳市、漯河市、濮阳市和济源市,这些地市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边缘地区,远离省会,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

3.3 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

按Q聚类法将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分为四类:强响应型、较强响应型、一般响应型和弱响应型。从空间分布来看,强响应型的地市仅有郑州,较强响应型的地市也仅有洛阳,一般响应型的地市主要有许昌、新乡、濮阳和南阳,其余地市都属于弱响应型。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的空间格局大致呈“带”分布的空间格局:“带”上6个地市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相对较强,这6个地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包括郑州、洛阳、许昌和新乡,产业转移量比较高,产业转移创新效应也较强;第二类主要有濮阳和南阳,产业转移量相对较少,产业转移创新效应较强(图3)。

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一般而言,主要受到创新能力、人才密集度、技术市场需求、科技政策、信息化程度、科技投入等因素影响。本研究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样本,分别对2007年、2011年和2015年三阶段建立计量模型,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Y=b0+b1X1+b2X2+b3X3+b4X4+b5X5 (4)

式中:Y表示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X1表示创新能力,X2表示人才密集度,X3表示技术市场需求,X4表示科技政策,X5表示信息化程度, X6表示科技投入。通过这些变量的作用,促使不同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产生空间差异,b0为常数项,b1,b2,b3,b4,b5为回归系数。依次进行标准化和逐步回归以消除量纲影响和共线性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三阶段F值均在0.000水平上显著,2007年、2011年和2015年三阶段R2分别为0.813、0.808和0.902,回归系数分别为0.902、0.899和0.95,模型统计学意义较为显著,表明2007年以来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河南省各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较强有助于吸收产业转移溢出的知识和技术,随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不断提高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通过对2015年河南省18个地市创新能力的静态不均衡差进行计算,发现:2015年郑州市创新能力在河南省居首位,与郑州静态不均衡差较小的地市主要有洛阳(小于60%),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南阳等地市的静态不均衡差处于中等(60%~90%),其余地市静态不均衡差较大(大于90%)。由此可见,郑州地区创新能力最高,边缘地区创新能力较弱,这与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也进一步说明了创新能力是各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创新能力越高,创新要素越活跃,有助于吸收产业转移溢出的技术和知识。

4 结论及讨论

基于2007年~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转移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验证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进而构建产业转移发展的创新能力响应系数测算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

(1)河南省的案例表明,区域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带动作用,产业转移每增加1.017%可以带动当地专利创新提升1%;

(2)产业转移和创新属于“高”类型的地市有郑州,属于“较高”类型的地市有洛阳、商丘、安阳、新乡和焦作,属于“一般”类型的地市有开封、周口、南阳、平顶山和许昌,其余地市属于“低”类型。

(3)从产业转移和空间分布对比看,郑州和洛阳创新能力和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所处类型基本一致,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较高。新乡、焦作、安阳创新能力属于一般类型,但是产业转移属于“较高”类型,许昌、南阳和平顶山创新能力和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所处类型基本一致。另外,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分布不一致的区域,如商丘市和周口市9年产业转移总量处于较高和一般,但创新总量低。

(4)“强”响应类型的地市仅有郑州;“较强”响应强度的地市也仅有洛阳。 “一般”响应类型的地市主要有许昌、新乡、濮阳和南阳,其余地市属于“弱”响应类型。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的空间格局大致呈“带”分布的空间格局:“带”上地市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相对较强,在“带”上,中间强两边弱。

区域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自主创新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所以为实现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应重视区域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溢出效应。首先,当地政府应采取积极的产业转移政策和措施,引导和鼓励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在制定产业转移战略时要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地区的差异性,注重承接产业的层次和水平,选择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同时,建立鼓励承接地企业自主创新制度,完善人才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法律制度的手段,为产业转移和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当地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发展。其次,产业转移溢出效应对承接地带来的往往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创新项目,而转移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垄断,使当地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发展缓慢,此时,承接地企业应以竞争促技术促发展,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本地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不断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从而加快本地区自主创新进程。最后,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教育,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创新体系,让本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密切联系,共同研发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互补和集群效应,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小薇,苗长虹,赵建吉.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2017,37(1):72-82.

[2] 关爱萍,魏立强.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3,(09):77-83.[2017-09-14.

[3] 张建伟,窦攀烽,张永凯,等. 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7,40(1):222-229.

[4] 李伟庆,金星.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29-33

[5] 潘少奇,李亚婷,高尚,等.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2(5):617-628.

[6] 关爱萍 李娜.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及吸收能力门槛效应研究 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2014,28(2):32-36.

[7] WATTS D J, P S DODDS. Influentials, networks and pubic opinion formation[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7,34(4):44-58.

[8] 劉满凤,黄倩,黄珍珍. 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部六省的经验验证[J]. 华东经济管理,2017,31(3):60-68.

[9] 关爱萍,李娜. 金融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技术进步——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家,2013(9):88-96.

[10] 关爱萍,魏立强.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3(9):77-83.

[11] 关爱萍,李娜.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及吸收能力门槛效应研究——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2014,28(2):32-36.

[12]冯南平,杨善林. 产业转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动态,2012,(8):70-74.

[13] 李伟庆. 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自主创新: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20-24.

[14] 张国政,陈维煌,朱文萍.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OL].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9):36-40.

[15] 李伟庆,金星.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地区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29-34.

[16] 马永红,李欢,王展昭. 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29-35.

[17] 关爱萍,李辉. 区际产业转移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3,(11):41-47.

[18] 马永红,李玲,王展昭,张帆. 复杂网络下产业转移与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关系研究——以技术类型为调节变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8):35-41.

[19] 马永红,张帆,苏鑫. 基于区际产业转移视角的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1):120-125.

[20] 马永红,李欢,王展昭. 网络结构视角下的产业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J]. 科学学研究,2016,34(3):366-372+379.

[21] 许丽明. 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制创新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2):41-44+66.

[22] 段小薇,苗长虹,赵建吉.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2017,37(1):72-82.

[23] 唐海峰. 河南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结构升级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4(6):105-110.

[24] 陈建军. 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 管理世界,2002,(6):64-74.

[25] 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6] 刘艳军,李诚固,王颖.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省际差异[J]. 地理研究,2010,29(7):1291-1304.

[27] Acs Z.,J..Anselin L.,Varga A..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 Research Policy,2002,31(7):1069-1085.

[28] Jaffe A.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D;: 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 profits, and market valu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12):984-1001.

[29] 鄭谦,胡春阳,赵瑾. 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迟滞作用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57-62.

[30] 李文溥. 自主创新能力与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问题探讨[J]. 东南学术,2007,(5):98-104.

[31] 王蕾,徐新. 依托洛阳核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N]. 洛阳晚报,2011-06-11(3).

[32] 安阳市人民政府. 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OL]. http://cyjjq.henan.gov.cn/system/2013/07/01/010405332.shtml.

[33] 焦作市人民政府. 焦作市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斐然, 2015年新引进投资862.6亿元[OL]. 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6/03/22/010628874.shtml.

[34] 商丘市人民政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OL]. http://www.shangqiu.gov.cn/Category_202/Index_1.aspx.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河南省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