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堂有效性探析

2018-10-30蒲九良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再加上老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其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反之,学生把思想品德课成是负担,其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如人意!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就要在巧设新课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建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立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设悬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激发;兴趣;培养;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 在授课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要多下功夫。

一、 巧设新课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让课堂活跃起来。因此,选择导语十分重要,其内容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形式要多样,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讲故事或用歌声增添课程的吸引力,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十分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如讲七年级下册《集体的力量》一课时,我就用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也,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导入新课,学生在歌声中就明白了,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说,教师妙趣横生的导入,会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二、 巧建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诙谐风趣的语言艺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和距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

思想品德课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及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本身的吸引力不及语文课或文学作品。如果,教师的教法呆板,语言功夫不到家,则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如果巧妙的使用幽默语言,那么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仅会给学生增添快乐,还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接受知识。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第四课《人之常情》一节时,人的情绪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为了讲述“不正常”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我就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学生在愉快地欣赏故事中,很容易就理解了“不正常”情绪对人的影响。

三、 巧立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听课兴致高,教学效果好,真正喜欢思想品德课,喜欢上课的老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这样的老师,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甚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 巧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课堂氛围和谐,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濃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讲授的课感兴趣又是很困难的。

五、 巧设悬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新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引领性。如在学习《孝敬父母》一节时,为了让同学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父爱和母爱的重要作用,我给同学们补充了一则材料—“一母亲在女儿高考落榜后鼓励她去教书,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因讲不清题而被学生赶下讲台。母亲又鼓励她去学裁剪,不到一个月女儿又因裁剪不合身的衣服而被老板辞退……”讲到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悬念:“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时母亲会说什么,又会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同学们普遍认为:“如果母亲继续鼓励她,她终将成功。如果母亲责备她,她可能会从此意志消沉。”这种设计悬念让学生探讨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效果也就更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黄雄.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1).

[2]杨卫红.营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快乐课堂[J].双语学习,2007(04).

作者简介:

蒲九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李场镇大塔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