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2018-10-30彭相烛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组建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不但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好多优点,同时也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一、 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1. 在合作學习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交流形式,从而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信息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这种同龄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更容易使他们掌握互惠的原则,懂得社会规范的道理,增强自信与自我表达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2. 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局面。

3.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把全班同学划分若干个不同知识水平人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每个学生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

在进行小学六年级科学《放大镜下的晶体》一课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的教学过程如下:

1. 提问引入小组合作的课题。

2. 分组。为了讨论方便,将前后两排的学生分为一组。

3. 布置小组讨论任务。首先小组间交流记忆中白糖、食盐和味精的形状,其次派代表陈述各小组的观点,再次小组成员用放大镜观察白糖、食盐和味精,完成表格,画出相应的被观察物形状,最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争论,相互学习,既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了互助和竞赛,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小组合作学习符合课改精神,也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值得教师将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二、 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 要科学地分组分工

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二) 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对于学生来说:(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2)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3)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三) 要有科学的准备

首先,要科学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主题。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把这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分层结构化。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内容,让他们自主选择,为都能取得成功做准备。

其次要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提早地布置好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充分地准备好针对主题或问题的有关的实验器材、学具、图片、录像等,要让合作学习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所说的:“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对白,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以利于我们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彭相烛,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科学课物理环境的建设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科学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