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激趣策略的思考

2018-10-30梁桂仙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观察动机兴趣

摘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从动机、观察、生活、情境、修改和评讲、读写结合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写作中说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做到“我口说我事,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兴趣;动机;观察;生活;情境;读书破万卷

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写作,小学生应该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教学大纲中明确地指出:作文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事情都要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都是随着周围的环境而逐渐演变来的,是在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作用。教师应该随着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学生,这样能够引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鸣,使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作文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教学情景的设置,注重对环境的渲染,这样不仅可以给作文奠定一定的情感基调,还能够使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提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写“我爱我家”为题目的作文时,可以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情景,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让学生表达出对家的思念和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家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和乐园,是供我们生存和居住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了解家人,学会与家人相处,经常对家人表示感激。教师还可以选取几个片段,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和讨论,使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发言。

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做总结和陈述,学生会认为:家是一生最难忘的场所,也是最怀念的场所,我们最无法割舍的就是亲情,来自父母的爱,来自家庭的温暖,我们要对父母的付出做出回报,要多向父母表达我们的内心感受,把我们的感激之情写下来,学生通常会在这种情感中感动,用這种真挚的情感会写出十分优秀的作文。

二、 看图作文,以趣激趣

在小学语文的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要挖掘学生的个人兴趣。例如,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第三册第35页秋天里,这是主要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图中的内容训练学生根据空间远近等方面指导学生,使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看图说话的本领之外,还要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可以一边引导一边教学。学生掌握看图说话的本领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

三、 体验生活,以情激趣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命题作文对学生来讲最困难,学生在面对命题作文时通常会感到枯燥乏味,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了解得不多,缺乏实际经验,还有些同学没有亲身经历,缺乏对事物的认识,总之就是缺乏实际的情感,没有写作的素材,这对学生来讲是十分困难的。

小学语文中的作文题材都是来源于生活本身,脱离了生活的作文变得枯燥乏味,也没有灵魂。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由此看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实际的观察,学会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只有学生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够写出真情的作文。学生只要认真地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写作的素材是值得利用的,例如有的同学家新建的住宅,可以让学生写一下家乡的变化,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的?有的同学因为家人生病需要照顾,没有办法来上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带着礼品去看望同学的家人,让同学体会到温暖。可以根据这些让学生写作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有的学生最难忘的事情是得到学校的帮助,让学生通过书面表达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感受,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使学生认识到人间的真情,这些例子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内容和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抢抓热点,以奇激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这是无法改变的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较强的好奇心这一心理特点,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抓住热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自然亲近,多接触大自然,接触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学会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使生活充满意义。例如,南方的雪灾、汶川地震和奥运盛典等大事件,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学生都要时时地关注这些事件。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小事,家庭、学校和人生。让学生抓住热点事件之外,注重小事的渲染。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鼓励性的教学活动,挑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阅读,通过鼓励先进的方法,带动学生多写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文章,定期举办竞赛和演讲等活动,通过演讲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更加乐意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使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五、 以文章写作背景的解读阐释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基于一定的背景之下进行写作,尤其是一些诗歌散文等,如果不能完全掌握其写作背景,往往对于其中作者想要的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志向是难以理解的。文章知识内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教学阐释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将其写作的背景告诉学生,这样小学生们往往能够被当时的社会状况所吸引,学习兴趣能够被充分振奋起来。在李商隐的经典古诗《春望》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提问学生,知道唐朝诗歌中的“李杜”分别是谁吗?同学们基本上都能猜出是李白和杜甫来。接着在问学生们:“大家知道两个大诗人在写作的风格上有什么样的特点?”有的学生告诉笔者李白是浪漫主义,而杜甫的诗中更多是对现实的描绘与感触。笔者告诉学生们杜甫以书写战乱诗最为著名,其诗多沉郁顿挫,充满了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顺着刚才的对话交流,带领学生们进入到《春望》的内容学习中,这样,学生们在掌握诗人写作风格的基础上,以兴趣为动力,学生们就会强化对知识内容的探究主动性。

总而言之,写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活动,是学生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体现,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需要多积累知识,多读书。语文教师也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自由表达的意愿。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论真实的作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2]武宏钧.“绿色作文”零概念[J].小学语文教学,2003(10).

作者简介:

梁桂仙,重庆市,重庆市黔江区菁华小学校。

猜你喜欢

观察动机兴趣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