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18-10-30何国春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传统文化作用

摘要: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幼儿教育的优越之处,但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样功不可没,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血脉,也是积淀。在幼儿教育中,让孩子接受知识,不应该过多地强迫孩子,而应让孩子在玩乐中成长学习的同时,引导并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孩子,效果会更好。因此,本文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幼儿教育;作用;意义;有效途径

一、 前言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文化母体。如何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特殊功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从而达到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有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与责任。

二、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文化不仅是人类在发展中积累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而且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对增强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等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三、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首先,可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设计教学活动“有趣的汉字”,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象形字,知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由此也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另外,通过对古典文学、经典故事、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以及民间游戏活动的接触和学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强。其次,可以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非常愿意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唐诗等古典文学,对中国的一些经典动画片也逐渐地喜欢了。他们开始对中国的民间游戏和活动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并由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豪感。再次,在活动中可以很自然地扩大幼儿的识字量。幼儿早期识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开发幼儿的潜能,培育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最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在6至13岁时是黄金时期。利用幼儿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这些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四、 学前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 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的兼容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做到创新内容、兼容并济,实现将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胸怀实现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发展的生机,兼容精神是文化科学的重要精神。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与幼儿的交流中,多以创新的形式让幼儿接触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同现在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途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每个人又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借鉴别人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二) 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成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幼师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应体现在: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熟识、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渗透方式的多样化;关心和耐心照顾每个幼儿,尊重幼儿,对待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等方面。

(三) 誦读传统蒙学经典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应该对幼儿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幼儿有着多记性而少悟性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精髓,那么,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选择传统启蒙读物让幼儿诵读,选取的读物有《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等,因为这些读物都是具有德育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双重功能,幼儿在诵读传统蒙学经典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中国古汉语的文化魅力,也逐渐地提升其素质。由于蒙学读物具有一定的共性,大致上采用对偶与韵语等形式编成,因而与幼儿的语言思维特点相互符合,因而读起来朗朗上口,进而便于幼儿学习和诵读。在内容上,有利于幼儿的记忆和联想,对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四) 合理的利用传统民间游戏

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是其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游戏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幼儿通过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其体验更加丰富,对幼儿的良好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通常情况下,传统民间游戏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幼儿群体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在丰富词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其实类似的民间传统游戏很多,可以提前按照游戏强度、适宜年龄段、所需设施、具体规则等内容提炼整理,在课外活动时间由教师带领班内儿童游戏。过程中要注意游戏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保护好儿童的人身安全。民间游戏,经过多年的演变,语言合辙押韵,动作协调舒展,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三五成群,还可以实现参与集体活动、提升社交能力的目的,促进情感、运动、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实施中,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其中。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通过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对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幼儿教育的分析[J].才智,2015(23):180.

[2]张文君.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J].黑龙江科学,2015(13):146,145.

[3]陶雪芹.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8):147.

作者简介:

何国春,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幼儿园。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传统文化作用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