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教育管理中激励理论的有效应用

2018-10-30蔡舒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激励制度学生教育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推进,激励制度是教育管理者广泛使用的一种管理方法。激励制度可以积极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实际管理中,鼓励系统与惩罚制度相比,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既能让学生反思而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励理论在学生教育管理的作用及意义,并针对高职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管理;学生教育;激励制度;理论应用

教育管理在高职院校尤为重要。如今,高职教育管理趋于灵活管理,灵活教育管理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职教育管理的特點决定了严格的管理不能达到高职教育管理的目标,必须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管,根据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和需求以及学校办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理论。

一、 激励理论在学生教育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激励是人们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激励理论是揭示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在社会环境中,任何个人行为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类的各种需求。当需求未满足时,会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人们会在动机的驱使下采取行动并努力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可以说是社会管理的缩影,是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所以,如何理解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热情,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虽然严格的管理是基础,但灵活的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却发挥显著作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灵活运用激励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适应当今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科技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 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分析

(一) 根据学生需要恰当设置目标,激发其动机

目标和需求具有内在联系。只有满足目标才能触及人们的心灵,转化为动机,并成为有意识的追求。高职学生的行为动机其实源于他们自身的需要,是鼓励他们开展活动的直接因素。动机将其内部需求转化为外部行为,并从头到尾促进行为,为了设定高职学生的目标,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轨道,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实现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激励方法

第一,为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当一个高职生第一次进入学校时,高职教育管理者应该采取一些鼓励和赞美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小组,更快地熟悉同学和老师,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同时,刚入学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根据学生的人格特征选择合理的激励方法。学生犯错误一般有两种形式。一个是连续犯错,另一个是犯小错误。对于前者,必须严厉批评,并且教师的正确和积极的指导;对于后者,教师采用更隐蔽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进行修正。对于一些性格开朗或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他们。对于前者,可以直接鼓励,但对于后者,教师必须积极关心并帮助学习和生活。

(三) 充分了解学生需求

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教育管理人员应根据学生的各种需求实施激励。这需要创建和谐的高职校园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学习数据库,不断改进数据库数据信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的交往需求。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与他人的友好互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沟通需求,并进行适当的指导。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沟通需求是不同的,并为更好地实施激励提供了基础。

第三,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我,发展自己,但同时又害怕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高职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学校需要了解学生实现自我的真实需求,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指导,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立场,明确晋升的方向,并积极鼓励发挥激励作用。

(四) 奖励适度,方式得当,努力提高激励效价

奖励是激励的主要手段。一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勤奋工作热情,营造“学习,追赶,帮助,超越”的良好氛围。但同样的是奖励,采用的方式也不同,激励效价往往是不同的。例如,一些学生可以在学校运动会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可以为集体赢得奖品。但是,奖金一定不能太简单,当然,也可以使用“祝贺”的形式,为胜利者提供适度和适当的奖励。同时,他们还为在宣传和后勤等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励,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以团队利益为主。

(五) 注意把握激励的时效性

在运用激励理论时,应注意激励的及时性。善于利用一些恰当时机。针对良好的行为,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宣传、表扬并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对于不良行为,我们必须及时发现、教育、指导,以防止不良习惯进一步的扩展。保持所有激励措施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高职教育管理者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利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必须关注每个学生,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为我国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易知.“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6):184-185.

[2]孟祥富.“双导制”在高职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9):23,26.

[3]丁湘梅,邹维兴,陈忠勇,舒华.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及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概述[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2):89-94,106.

[4]方芳,郭振宇.激励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方法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3):253-255.

作者简介:

蔡舒,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激励制度学生教育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整改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研究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在津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