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2018-10-27王丽丽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思维创新实践探究改革

王丽丽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近于全面化,多样化。计算机领域更是如此,需要同学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具有实践能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关键词:思维创新;改革;机械制图教学设计;实践探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213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这样的大背景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培养理论性人才已经过时了,如今大多侧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运用”的好坏与否成为了新时代的教学宗旨,传统的教学形式与内涵已经不适用于当代教育,各个高校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机械制图这一门课程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来说,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学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力、想象力,为了顺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课程设计也十分有必要做出改变,以求得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时代的进步步伐。接下来,本文就来浅析一下在时代大背景下高校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情况。

1 当前机械制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极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技术逐渐得到普及并且广泛应用,这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以及学习知识的途径丰富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板书,老师按照书中的枯燥课文“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是落后的,不适用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学习兴趣难以得到调动,最终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知识接受难,应用更难的情况。因此,现在来讲,改进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才是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2 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机械制图实际来讲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的课程,更夸张点来说应该是实践重于理论,但是目前为止的大多数学校受自身的条件限制或者是教师的思维和能力的限制,大多都是轻实践重理论。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理论知识抽象、晦涩难懂,教师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没办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只能让学生们越来越觉得这个课程索然无味并且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

因此,在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时,应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然后开始独立的动手完成一系列的作图任务,作图任务必须是由简入难,这样可以逐步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思考力,这一过程的完美落实也有利于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和绘图能力。

1.3 忽视了实践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是天天学习理论知识的“书呆子”一旦到了社会、到了工作岗位才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就像很多学生在工作后才知道“零件图”是怎么样的一回事,听来有点讽刺,但是真实情况就是这样。这样的情况非常直接的反映出在校学习期间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也就启发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全面发展与进步。

2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

教学设计也被称为教学系统设计,具体来讲是指以一系列学习与传播理论作为基础,通过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过程,评价结果的过程。

3 改进的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机械制图这一学科不论是在传统教学方面还是在现代教学方面,都是一个重点兼难点,随着教育的发展,很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曾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收益甚微。就传统的机械制图教育方式来说吧,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等等问题都是非常明确地指出的,但是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攻克这些难点和重点,以及是否能够达到教师的既定目标,考虑非常的不充分,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不断进步与更新的社会,长此以往就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与日俱下的后果。那么,针对于机械制图这一类的基础专科课来讲,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课程设计来保证机械制图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怎样将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针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点工作,希望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各个高校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更好的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在不那么刻意的同时进行教育的改革,并且不断地深入改革,以保证学校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要,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图的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根据机械制图对人才的能力的培养的三个方面,制定出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培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于平面图和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能力。

(3)培养学生的纸上画图能力和计算机画图能力。

这三点其实就是两个层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指把空间模型变成平面图,把平面图想象成空间模型。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的设备和设施,争取让理论课伴随着实践课,并且给学生们不定期的布置一些作业,一方面考查学生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能力的大致估量,促使教师有重点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对于教育的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很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机械制图这样一门理工科的专业必修课的改革就显得更为重要,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同样重要甚至比理论更甚的学科,切记一系列误区,切忌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7.

[2]王洪雨.微课在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的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猜你喜欢

思维创新实践探究改革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思维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