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实验教学新思路

2018-10-27姜兵张玲玲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姜兵 张玲玲

摘 要: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课本理论与实际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等方面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本科生教育中传统的仅向学生授课和单一的互动方式,已经不能达到相应的培养要求。实验课教学的创新,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更加能够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优点,从而帮助其继续发展,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183

随着国家对大学实验课教学的逐步重视,以及当代社会对于动手型劳动力的极大需求[1-3],在实验课程中培养实验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能动性,发掘有能力的学生显得尤其必要[4-5]。如何跳出传统的授课模式,实现利用实验课程去发掘或开发学生国家和社会所需求的能力,正逐渐受到国家和教育机构的重视。而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教师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为更加多元的课堂提供了基础。利用高速发展的多媒体科技乃至数字化技术,极大地优化知识传授体系,同时简化教学过程中的冗余[6]。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模式,更多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其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同时可适当培养学生之前的竞争能力,通过学校和行政平台建立强制性要求等。本篇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三个方面,浅述实验室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培养方案。

1 传统教学模式改革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和国际形势下,国家和工作单位对于创新性人才和动手性人才有极高的需求。如何通过实验室教育去引导、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是实验课程意义的判定标准。传统的实验课,沿用预习-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模式,尽管学生能够基本的了解实验内容和计划,但长久以后将会形成思维定式,各种实验报告出现相应的范本模板,使得学生在总结和整理自身实验内容时养成思维定式,与实验课程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同时,实验课本身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努力,学生对于实验原理和流程的理解程度,关乎到实验的成败以及学生完成实验的收获。改变这一传统的模式,结合目前发达的科技手段,例如转为有自我理解的总结性预习,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平台相互讨论交流;同时要求教师也要具有创新能力,不断在实验内容和要求上做出改变,杜绝实验模板的形成,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动学生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

其次,在課堂上,传统的老师单独教授,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于关键的知识点,也可能做不到合适的理解。而增加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点。例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问题,与实验原理和内容挂钩,待上课时段,通过抽查和相互讨论的方式,与学生探讨,增强互动的环节,一来加强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和兴趣,二来促进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实验课以及其周边的知识的收集与摄取。同时大力使用多媒体设备,做到随时、随地能和同学保持联系和沟通,讨论相应的问题,帮助有能力的学生解决更多问题,并逐步引导其创新能力。

最后,对于其课后的要求,除了简单的完成实验报告外,可以提出一些选择性的开放式问题,例如题目要求:“不要求学生每个问题都能回答,也不要求能回答正确,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采用这种开放式问题,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其思考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的目的。教师对于实验的评测,也应该从传统的实验是否成功,结果是否标准的思路中跳出来,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学到的东西以及学到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综合评测学生的能力。

2 将科研与实验课程结合

实验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和创造能力,另外就是能够起到挖掘有能力的学生的作用。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传统简单的让学生熟悉仪器与流程并操作完成实验,使得学生在完成后难以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和分析,缺乏理想的效果。而将科研项目引入实验教学,除了增强学生能力之外,更可发掘又能力、有思想的学生,有效改善实验课教学效果。将科研引入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将科研项目进行分解,并融合进入实验教学。替代传统的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将实验的焦点放在让学生创新上,在培养学生对仪器对实验流程熟悉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增强其创新能力。

联动大学生创新实验,挖掘有能力的学生。大学生创新实验是依托科研项目,锻炼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一个绝佳的平台。通过实验教学的宣传,并引入一系列评定手段,发掘学生中有能力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尖子,加以培养、引导和推荐,为学生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3 通过教师自身与教学强化完善实验课教学

传统的实验课程,大多数是老师简单讲解实验仪器和试验流程后,让学生开始实验。而这种方法难以抓住学生的兴趣,同时实验课程知识信息较为落后,缺乏目前前沿的发展和信息,难以增强学生对先进科研和最新发展的认识。而通过向实验课目中灌输拓展的专业知识以及前沿的学科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这种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这就要求教师在预备课程时关注国内外发展前沿,同时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先进的文献查阅系统,在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和了解相关动向,可在实验课程中设置相关要求,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规划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

除了基本的实验课程教学方面的备课外,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熟悉其周边知识甚至周边学科的进展,同时查找并阅读一些学科科研发展及前沿研究的论文。将这些内容,有机结合于课堂中,可以是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并可将其作为发掘优秀学生,甚至是成绩评定的标准之一。也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培养其查阅文献和自我分析能力,并结合在实验教学中,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和老师指导。

此外,对于学生实验的考核,也要从单一的实验报告中走出,从多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是对课程的理解和实践,同时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学科新动向的观察与关注,直接和间接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能力。同时,也能间接的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查阅及阅读文献的习惯和能力,一举两得。

4 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随着科技发展与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通过多媒体教学也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准备好每一实验的教学幻灯片,除了明确列出实验所需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可提前在准备阶段拍摄视频,直接演示设备型号、特点、操作方式。同时,将上述的学科进展、问题讨论等环节直接融合进入教学幻灯片。简化教学流程,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其获得更多知识。

同时,推荐学生使用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实验图像,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提升其工作效率。

同时,开设网络上师生相互讨论答疑的论坛或者版面,也能增强师生互动,及時地讨论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或是传达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方便学生与老师的工作。甚至可以发掘优秀学生,让其参与答疑和重点问题讨论,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知识和交流心得的体会,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开设的探索性实验课目或是创新实验应放置在网络上,供学生了解、选择以及参与。

学校也可搭建数字化的资料共享平台,促使相关学科的相互交流的同时,也能推动跨学科交流,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逐步提高学生、老师的创新能力。同时先进的数字化管理,例如仪器的预约、实验报告的批改和优秀资料的分享,能够大幅降低传统教学工作中的冗余,提升效率,同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乃至竞争的平台,激发各学院部分的竞争性,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5 总结

实验课程正逐渐成为学生教学中培养动手、创新、实践、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环,简单地讲,即是通过以下几点,完善增强实验课效果:

(1)综合化发展实验课程内容、学生考核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法;

(2)完善教师水平,采用高质量教学材料;

(3)向学生开放和提供更多的实验实践机会和活动,与科研、创新活动与比赛挂钩;

(4)更新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资源与信息。

并通过上述方法,加以师生的努力,培养新形式下能思考、能实践、能创新的大学生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代梅,敖卫华,丁浩.浅谈工科实验室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8(03):1-2.

[2]袁霞.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及实验室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6

,26(26):342.

[3]刘春雨.探索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才智,2015(26)

:174+176.

[4]韩杨,孙照红.实验室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

:110+112.

[5]颜金玲.探求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

2011(24):152-153.

[6]蔡国民.推进实验室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J].科技信息,2009

(34):337.

基金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资助,编号17xn0123。

作者简介:姜兵(1965-),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实验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