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其启示研究论述

2018-10-27刘大峰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市场发展启示问题

刘大峰

摘 要:机器人产业的有效发展在调节社会经济结构,推动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缺乏顶层设计、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机器人产业发展简单、机器人产业存在恶性竞争等问题。为此,文章结合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就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借助最新技术形式创新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机器人产业;市场发展;问题;启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109

1 机器人产业发展社会因素

(1)技术驱动因素。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的深化发展下,机器人逐渐从传统的在线模式向智能化模式发展转变,机器人操作对象甚至呈现出三维特点。同时,在力控制技术的发展下,机器人作业对象也具备了更精准的触觉反馈,能够实现精细化曹组。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具备了规划和决策功能,能够支持多人协作操作。

(2)需求驱动因素。社会进步使得产品技术更新快速,产品的生命周期也相应的缩短,同时,市场发展对机器人产品的需求也体现出个性化的发展特点。在技术的支持下,机器人成本和维护费用得到了降低,企业具备了生产机器人的机械化水平。

(3)社会因素。根据机器人协会研究报告证明,在对一些国家机器人使用量的调查研究证明,机器人的大批量生产和应用和社会劳动力就业之间不存在冲突,能够带动社会劳动力就业升级。

2 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机器人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在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下, 一些经济快速的地区得到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全新机遇,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制定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大规模的发展目标。但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在发展建设中缺乏科学的规划,不结合实际的盲目抢占机器人发展市场,使得机器人生产出现了高耗能、低效率的发展特点,在无形中浪费了资源。

(2)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机器人是高端制造业,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摆脱只能参与高端产业的低端化生产。机器人行业发展低端化。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机器人生产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等设备的研发受制于其他人,行业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垄断现象。

(3)机器人企业之间的简单模仿引发了恶性竞争。我国机器人产业众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具备个性化、独立化的机器人产业,机器产业发展达不到原来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没有实现创新发展,机器人的生产管理仅仅实现了低端销售,通过降低价格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3 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1)以顶层设计带动机器人产业深化发展。为了实现机器人产业的高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出政府部门的重要带头作用,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持,实现机器人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机器生产产业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生产创新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机器人产业顶层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借鉴日本国家队经验,对机器人的生产对象和种类作出明确的规定,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机器人发展策略。

除了要在宏观层面予以指导之外还需要加大力度研发和推广高技术的机器人。机器人产业作为高人才、高技术、高资本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为此,在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启动资金项目,降低机器人护理、开发和使用成本费用,为机器人的推广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2)加快开放创新型机器人产业。首先,提升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在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打破高端产业低端化的发展瓶颈,实现机器产业的创新发展。机器产业在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发展经验的同时要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非工业机器人的创新。其次,增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现阶段,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高低并行的发展特点,为此,需要通过对高低企业的合理分配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着力解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

(3)实现机器人产业的本土化发展。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参考市场需求,积极借鉴中国高铁发展思路,打造本土化的机器人。一方面,机器人企业发展要积极推动本土化发展,更加精准地为企业发展指定方向,壮大市场规模,满足人们对机器人的多样化需求;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需要培养国际型机器人产业,促进机器人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比如机器人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有效利用洛阳传统重工业基地优势,实现相关产品价值提升,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发应用于石化储油罐除锈、涂装爬壁清洗等领域机器人。

(4)加大力度发展人工智能型机器人。2013年,国内机器人刚需已经达到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54%,两倍于全球增幅。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火热,国内多个区域大力扶持机器人发展,但在财政补贴过后,机器人产业能否发展起来还是一些地区头疼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很多核心部件仍然来自进口,这大为分薄了企业的利润。针对这个问题,在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机对话、人机一体化发展支持,实现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不能走传统制造业的老路,而是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从全球视野去布局,并形成整体框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下,制造企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同时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下,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实现了进一步发展,步入到工业4.0时代。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结合最新技术形式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瓶颈,从政策导向、制度支持、技术完善、创新发展等角度思考怎样更好的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娟,陈小红.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广东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7(12):55-60.

[2]赵绘存.专利视角下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2):128-133.

[3]陈军,张韵君.基于创新2.0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分析[J].产经评论,2017,8(03):109-119.

[4]李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

作者简介:劉大峰(1981-),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猜你喜欢

市场发展启示问题
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及管理对策探寻
浅析我国保险经纪人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特色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云计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