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煤质分析的煤尘爆炸特性分析及抑爆措施研究

2018-10-27马祯刘佳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7期

马祯 刘佳

摘 要:在煤尘抑爆中,需要煤尘爆炸抑制机理和煤尘爆炸特性理论分析,因为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本文将会针对煤尘爆炸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出现煤尘爆炸的条件和因素,分析抑爆剂的作用和性质,从而提出新型抑爆剂研发原理,并对抑爆剂的物理、化学、混合类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尘爆炸;抑爆剂;爆炸特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083

近几年,我国出现煤尘爆炸事件不断增多,也加强了人们对矿井煤尘安全问题的重视。煤矿煤尘出现爆炸,不仅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也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所以,加强煤尘防治和综合治理非常重要。加强煤尘的抑制技术研究,采取合理的降尘和除尘措施非常有必要,所以,本文针对煤尘爆炸特性,提出煤尘抑爆措施。

1 煤尘爆炸特性和抑制方法分析

1.1 煤尘爆炸特性分析

煤尘爆炸是比较复杂的反应过程,它会受到多种物理因素影响。关于其爆炸的机理至今没有人明确指出。有日本学者提出:煤尘出现爆炸多是因为煤尘表面粉尘粒子出现氧化反应造成的,它不会像气体爆炸一样,是在氧化剂和可燃物混合反应造成的,煤尘爆炸是介于炸药爆炸和气体爆炸之间的一种状态反应,这种爆炸会释放较多的能量,如果进行最大值比较分析,会发现煤尘爆炸达到了气体爆炸的数倍。而且煤尘爆炸和气体爆炸不同,煤尘需要较大的发火能,才能出现爆炸,爆炸过程分析如下:

(1)煤尘粒子表面供给热能,造成表面温度升高;

(2)因为表面粒子出现热分解,或是出现干馏作用,使其变成气体在粒子周围;

(3)因为这些火焰会释放大量热,促进了煤尘粒子分解。

在这个环境中,不断释放气相,造成空气和可燃性物体混合,从而产生了发火传播情况。也就是说煤尘爆炸其实质属于气体爆炸,也可以将粉尘作为可燃性气体。根据上述分析,煤尘粒子表面温度逐渐身高是因为热传导,在热辐射作用下产生爆炸,这也是和气体爆炸不同之处。因此煤尘爆炸具备以下几点:

(1)固态分解;

(2)经过热传导、辐射和对流进行能量传递;

(3)加热惰性:热辐射加强了深层的吸收,对于煤尘内部材料产生热传导;

(4)在凝聚相和气态组之间产生多种反应。

1.2 煤尘抑爆技术

(1)无机阻燃剂抑爆。无机阻燃剂需要具有一定的隔绝、冷却作用,同时能够产生自由基吸收作用,从而达到煤尘表面抑爆的效果。目前,关于无机阻燃剂的研发不断增多,西安科技大学有学者提出无机阻燃材料可以控制瓦斯爆炸效能,同时也提出了利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可以加快自由基的吸收,达到爆炸抑制的作用。

(2)抑爆剂表面改性。改变煤尘粉体表面性质,就是利用机械、化学、物理方法对粉体表面材料进行处理,根据目的要求对煤尘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改变。比如:官能团和结构、电性、表面润湿性、反应特性、表面能、光性、吸附特性等,使其达到抑爆的目的。有研究通过微胶囊红磷对煤尘表面性能进行阻燃抑制,因为微胶表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煤尘粒径细、白度高,具有安全无毒性,囊材的选择可以是多种阻燃元素结合,抑爆效果比较好。

(3)抑爆剂复配技术。根据生产加工一定混合比例的新混合物,从而形成复配技术。这种混合物需要具有不同的抑爆原理性质,它是将不同物质的作用机理和性质进行搭配,达到协同反应的效果。有研究利用复配技術,研发了一种PSE抑爆剂,这种抑爆剂粉体具有很高的抑爆效果,它是有20%氯化钾、78%的尿素构成,采取气相改性方法进行抑制。

2 煤尘爆炸抑爆措施和原理

2.1 抑爆剂概述

对于煤尘爆炸抑爆问题,使用抑爆剂是最好的方法。关于煤尘爆炸抑制剂的形态包括:固相、气相和液相等。目前,常用的抑爆剂有:无机盐粉末类抑制剂、水加卤代烷和卤代烷等抑制剂。其中无机盐粉末类包括:NAHCO3、NACl、SiO2、CO(NH2)2。关于各项抑爆剂指标见表1。

煤尘抑爆剂与一般的高聚物不同,它能在特殊的煤矿井下进行作业,也比较符合煤矿生产工艺,符合安全煤矿规程要求。新型的煤尘抑爆剂需要具有以下几点技术要求:

(1)以粉体固态应用形式存在的抑爆剂可以溶于水,不会受潮失效;

(2)不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无毒无害,也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在潮湿的井下环境中,不管是在分棚内放置抑爆剂,还是在抑爆器中放置,在其作用前都不会出现受潮失效情况。因为粉末抑爆剂在受潮后,会结成块,会失去悬浮性,还会给粉末抑爆性能造成影响,从而失去抑爆能力。

(3)粉体抑爆剂能够在水中均匀分散,以水为分散介质形成分散质,这样才不会失去抑爆效果。从工艺生产角度分析,在煤矿采取喷雾洒水是基本的工艺方式,在煤尘上喷洒抑爆剂,也不会增加额外的工艺,进行均匀喷洒,可以有效进行用量控制。

(4)化学和物理的稳定性要好,这样才能保证较长的作用时间。一般有效期在3个月以上,属于作用时间较长,否则表示较短,会增加抑爆剂生产成本和工作量。

(5)方便购置,具有较好的性能,使用方便,价格比较便宜。

2.2 抑爆剂研发原理措施

(1)能够在燃烧区稀释该区域的氧气浓度,可以对不活泼气体进行分解,这样才能达到冷却和窒息的效果。另外,需要隔开煤尘这样可以达到热传导、热辐射的效果,同时能够阻止爆炸情况的传播,达到扑灭目的。

(2)参与化学反应,在每一次反应中都能吸收爆炸燃烧范围中释放的热量。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爆源释放的热量吸收,那么就可以减小火焰温度,同时辐射到周围,从而抑制爆炸燃烧反应。在高温环境下,如果抑爆剂出现吸热反应强烈,可以大大降低煤尘表面的燃烧温度,从而阻止燃烧。

(3)具有抗氧化作用。产生抗氧化作用属于有机化学机理,是一种自由基抑制剂。对于抗氧化剂来说,将其放在爆炸燃烧的煤尘中,可以将过氧自由基HO2更好的转化掉,生成稳定的物质,从而阻止爆炸连锁反应。

(4)纳米化材料。纳米物质具有扩散、吸附、活化等物理化学特性,它可以和煤尘表面产生反应,从而达到抑爆的效果。纳米是颗粒比较细微的粒子,因为表面粒子在不断的扩大中,会产生较大的表面能,加快粒子原子表面化,从而增加其占据表面面积,导致原子配位不足,出现多个悬空键情况。这种不饱和纳米粒子性质会使其化学活性增强,从而方便吸附其他原子或是和该原子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补偿该物质表面不饱和力场。这样在抑爆操作中,会不断增大粉体分布面积,使表面分子吸附气体量增大,促进颗粒和外界的接触,从而增强自由基吸附能力和选择性能,达到更好的煤尘爆炸阻隔效果。

3 结语

对于煤尘爆炸抑制情况,使用粉体抑爆剂具有很大的优势。传统的煤矿井下抑爆粉体比较简单,多是岩粉,或是以岩粉混合粉体。这种抑爆剂可以有效阻止爆炸情况蔓延,但是如果岩粉在潮湿空气中过度暴露,很容易因为受潮失去抑爆作用,从而影响煤尘爆炸的控制。而采取复配技术、无机阻燃抑爆剂、改变煤尘表面等方式,可以达到很好的抑爆效果,所以,研究可以增加这些抑爆方法的研究,提高煤尘爆炸抑制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雨成,刘天奇,周西华等.小尺度水平玻璃管中煤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影响因素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06):2176-2179.

[2]李雨成,刘天奇,赵晓涛.烟煤煤尘爆炸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354-358.

科研项目:本文系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基于煤质分析的煤尘爆炸特性分析及抑爆措施研究”(编号:2016B-148)

作者简介:马祯(1985-),男,甘肃武威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矿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