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弃石灰石露采矿山综合整治的思考

2018-10-27官道荣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山体植被边坡

官道荣

摘 要:矿山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需要的重要能源之一,伴随社会对矿山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矿产资源的开采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废弃露采矿山造成的环境污染、景观破坏和毁坏土地等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矿山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降坡、削坡反压和整理清坡等措施修整,从源头上消除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隐患,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废弃露采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技术和整改等方向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的利用率。

关键词:露采矿山;废弃;治理措施;地质环境问题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066

0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为社会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开采过度或无序开采造成一定区域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引起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甚至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露采矿山大部分为开采岩石的建筑矿山,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矿山管理者缺乏保护环境的安全意识,严重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因此为提高矿山周边环境,要加快对露采废弃矿山的综合整治。

1 废弃露采矿山的矿山情况

露采矿产多数位于区位明显优势的地方,过度开采和滥用植被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地质灾害隐患、破坏土地资源和自然景观等,容易引发山体和植被的损坏、水土流失等问题,为消除地质灾害,采用对才是陡坡进行削石降坡,将坡角控制在500M以下,在施工过程中当操作平台达到标高时要进行外移,下降到坡顶线。在削坡结束后对坡面的岩石进行绿化,恢复山体的地貌特征,并根据具体位置的实际情况采用客土喷播的方式对地表进行绿化。

2 废弃露采矿山存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1 地质灾害隐患多,破坏生态环境

露采煤矿的活动区域多数为坡度较大的区域,部分段位处于直立状态,开采工作完成后留下较多陡峭高坡,该区域常年受风化或构造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多数岩体出现断裂或裂痕较深的情况,岩石岩体较脆弱,存在崩塌的安全隐患,边坡的岩石中夹有薄层状泥岩,遇水容易诱发滑动面,特别是雨天后矿山区域容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另外采矿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土石、矿渣等废弃物堆积在地表,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长期堆放在地表的颗粒固体物,常年暴露的空气中,被风化为粉末状,造成空气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

2.2 引发次生灾害,浪费土地资源

露天采矿后留下的各种废渣废弃物堆放在地表,不仅对地表的植被造成一定的损害,还造成了岩石的堆积占用可用土地,造成全矿山山体破损面积范围较大,采矿过程中导致山体支离破碎,地表凹凸不平,造成大量土地丧失使用功能,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加上采矿活动损坏的森林和植被,严重破坏了山体表面原有的地表植被,恶化周围植物的生长环境,降低地表植被的覆盖面积,引起水土流失;在山体和岩石等客观条件影响下,岩石存在裂痕等结构,矿山作业人员开挖的斜坡坡度大,一定程度上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2.3 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

露天矿山的开采过程容易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将原有山体挖掘的面目全非,露天采矿多为矿石为主,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陡坡和裸露基岩,导致矿山周边的地形地貌发生较大的改变;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将原有的青山逐渐变得千疮百孔,开采后留下的石壁容易寸草不生,凹陷式开采方法形成的深坑无法填平利用,形成积水深潭,导致旅游区域或自然景观优美的区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境内的旅游资源失去开发的价值。

3 废弃露采矿山的整治措施

废弃露采矿山的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整治废弃露采矿山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坚持绿色生态为主体,坚持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和土地开发利用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废弃露采矿山的潜力,提高废弃露采矿山的使用率。

3.1 治理地质灾害,提高土地利用率

矿山区内的废弃露采矿区存在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和崩塌两种,为达到防灾减灾和稳定山体的目的,要根据矿山自身地质条件及技术条件,确定治理的方案,其中常用的方法为削石降坡法、削坡反压法和整坡法等;削石降坡采用边坡填方、挖方等技术措施,控制边坡两边的高度,达到稳定坡度的目的,在治理过程中可以将坡度控制在500M以下,若高度超过20M可以设置相应的台阶;削坡反压是通过削除岩石周边不稳定的岩体,压实后放于坡角,通过削除陡坡两边的岩土可以减轻岩土的重量,提供碎岩的稳定性,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整坡是对坡面的围岩进行清理,对存在危险隐患的岩石进行削除,填平凹陷处,修整坡顶的菱角,达到坡面平整的目的。

3.2 治理废弃土壤,改善自然景观

矿山废弃地整理以评价废弃类型和特征为主要依据的,进行植被的重建,促进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在整治时要将矿区的场地处理平整,通过地表覆盖法施加有机肥料等技术,提高矿山土地的有机质含量,露采矿山的废弃土地上没有土壤层,现在废弃的矿区地面覆蓋土壤层,再通过使用相应的有机化学物质提供石灰石土壤的供应水平,促进土壤达到改良的水平,根据废弃露采矿山的分布特征,根据周边工农业生产的的损害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政策。

为改善露采矿山的自然生态环境,需要在消除地质隐患后进行,通过采用人工植物群技术恢复矿山周边的植被,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边坡绿化要解决的是如何在陡峭的边坡固定植物,常用方法是普通喷播,利用客土粘结剂和固网技术,使客土植物贴服在坡面,创造草类植物,恢复岩石的生态面貌。

4 结束语

通过对废弃露采矿山的问题研究和植被的恢复,改善治理区域的地貌和周边地质条件指日可待,周边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促进了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志华,柏明娥,高立旦,刘本同,洪利兴.浙江海宁鼠尾山露采废弃矿山植被修复的群落结构和持水效应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08):576-581.

[2]黄芳芳,李艺,郭秀莲.广西平乐锰矿露采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模式[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02):88-91.

[3]伍锡举,刘发祥,唐升贵,李勇刚.金矿露采诱发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J].工程勘察,2010(11):822-827.

猜你喜欢

山体植被边坡
追踪盗猎者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不同失稳判据下边坡稳定性的规律性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矿坑边坡支护中的实践研究
对生活地区植被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