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8-10-27彭公武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问题发展

摘 要:船舶制造技术是船舶建造的核心,对于我国造船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但同时由于造船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时刻注重自身技术模式创新,优化和改善船舶制造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水平现状的分析研究,简明阐述了船舶制造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相应的优化创新模式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问题;发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038

0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造船业的船舶制造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即便如此,我国的船舶制造技术不论是在工艺形式、工装水平,还是在信息化程度、管理手段等多方面,与日韩等许多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基于此,我国造船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就必须正视其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模式创新,努力实现船舶制造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以及低污染,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推动我国造船业的快速可持续性发展。

1 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1.1 船舶制造业的相关概述

船舶制造业,又可以称之为造船业,具体包括了各种军民用舰船、浮动工具及其相应配套设备的设计、建造、试验和维护检修,因此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其中,船舶制造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将原材料设备建造成为船舶产品的方法的总称,是造船业的重要核心,也是推动造船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键。船舶制造业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海防安全保障工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船舶制造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单件产品大、占用资源大、以销定产、产品生产周期长、产业链长、受技术模式、装备、规范约束影响大等等。

1.2 我国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第一,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和形成,现代船舶制造技术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在设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第二,通过对船舶制造作业流程的组织优化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船舶制造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部分船型的建造周期明显缩短,已逐渐趋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通过不断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使得部分船舶制造技术难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攻克和解决,大型船舶、高难度船舶建造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船舶建造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船舶建造的低能耗和低污染。

第四,通过对相应工艺技术控制力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造船业对于国际新公约、新规范的适应能力逐步提升,进一步为船舶建造质量及其航行的安全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第五,在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发展完善和技术体系自主研发方面,虽同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我国造船业在这一方面的整体能力水平仍相对较为薄弱,与日韩等国家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2 船舶制造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其在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造船业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現为:

2.1 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为薄弱

就当前的普遍现状来看,我国船舶制造技术发展主要由技术模仿和自主研发两大部分共同组成。

首先,技术模仿主要是指直接从国外造船业先进国家引进和借鉴成熟的船舶制造技术,这种发展手段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技术研发风险和技术研发成本,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船舶制造技术自主研发水平的发展进步,使得我国船舶制造技术能力水平不得不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其次,在船舶制造技术自主研发方面,由于受传统技术引进观念的影响等多种原因导致,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整合以及再创新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船舶造船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幅度发展提高。

2.2 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要求高

首先,随着我国造船业所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使得我国造船业在未来所将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我国船舶制造在造船效率、生产成本、流程管理等方面与日韩国家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发展优势逐渐降低,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其次,由于船舶制造技术的限制,使得我国造船业难以制造出许多高新型船舶产品,其产品生产范围相对较为狭窄,产品结构比例失衡现象较为严重;第三,随着国际新公约、新规范对于船舶制造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我国船舶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最后,在船舶制造生产管理方面,我国的船舶制造技术还存在着精细化管理程度较低、技术前瞻性研究不足、技术储备不足、技术创新力度不足、造船质量效率不足等多方面问题。

2.3 人才设备供应不足

一方面,从总体上来看,近些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高新人才、科技人员所占的比例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其中专业优秀的船舶制造技术人才仍较为稀缺,专业学科带头人也相对较为缺少,加之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等现象的影响,使得我国船舶制造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造船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船舶制造技术进步对于基础设备、硬件设施等物质基础的要求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然而以我国目前的技术设施条件来看,在整体上却难以满足船舶制造技术发展的诸多要求,从而进一步突显出了基础支持力度不足等相应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造船业的长久发展。

3 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及策略分析

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应当在国际新公约、新规范,以及我国国内发展规划的约束和指导基础上,以努力提高自主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以增强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为主要方向,进一步推进我国造船业生产质量效率水平,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从而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奠定重要基础。一般来说,我国造船业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发展主要可分成三个阶段:

3.1 第一阶段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构建

第一阶段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产规模小、资金量有限、产品市场所占份额低、产品生产制度,管理流程尚未健全完善、技术应用主要以模仿创新为主、市场风险应对能力相对较差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在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理应通过积极的学习模仿和技术借鉴,快速解决眼前的技术瓶颈问题,进而弥补技术发展初期资源缺乏、抗风险能力低下的不足之处,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进一步缩小其自身与技术领先者之间的技术能力差距,促进其尽可能的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下转第63页)

(上接第43页)

3.2 第二阶段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构建

在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完善、船舶建造工艺技术应用也随之不断成熟,造船业船舶建造能力争抢,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初期发展的资金技术压力也开始得到一定缓解。因此,在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应当在现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力度,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提高船舶制造的综合效益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技术创新风险,努力确保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3.3 第三阶段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构建

在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第三阶段,造船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船舶制造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功能齐全,技术创新达到一定积累,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发展对于自主研发和创新的需求持续增加,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快速提高其自身技術创新研发能力,努力打破市场技术垄断环境,最终实现高新技术发展的实力赶超,不断占领高新技术平台,并以此来确定其在国际市场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4 结语

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是我国造船业发展的重要核心,也是影响造船业市场竞争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船舶制造技术对于船舶制造的质量、效率、成本、周期、耗能都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步,但其在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等多方面,与日韩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努力解决船舶制造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推进船舶制造生产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从而为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易洪广,代号林.浅析我国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03):1-2.

[2]曹文华.试述我国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J].建材与装饰, 2016(31):113-114.

[3]李寿钊.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6 (23):67.

作者简介:彭公武(1967-),男,湖北麻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艇振动与噪声。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问题发展
区域发展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图说共享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图说创新发展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