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畜共患病防控任重道远

2018-10-26刘莹刘建文孙涛孙玉霜李文钢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人畜布鲁氏菌畜牧业

文│刘莹 刘建文 孙涛 孙玉霜 李文钢(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服务畜牧业的兽医人员,要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努力。我国已经走进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这为我国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人畜共患病在畜牧业发展与人民健康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兽医工作者要高度把握全局,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保证农民健康,打好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新时代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1.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十九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体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畜牧业仍然是农业产业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兽医工作者只有紧抓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才能降低畜间流行率,降低高危人群的感染风险,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感和积极性,为我国畜牧产业兴旺创造有利条件,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2.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使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议题。当前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的西北、西南山区。目前中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这些地区致贫原因复杂,扶贫难度大,多将畜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抓手。但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率居高不下,因饲养牛羊而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风险加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部分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难以完成,甚至起到反作用。贫困人群大部分为老弱病残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对人畜共患病认知缺失,极易成为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高危人群。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而人畜共患病防控却是硬仗中的硬仗。只有做好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才能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才能真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3.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是保障农民群众健康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的使命要求兽医人员不断推进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2018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民慢性病综合防控,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只有解决了畜间人畜共患病的有效防控,才能实现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人畜共患病的人间病例,源头在畜牧业,抓手在疫病防控。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必须正本清源,抓好畜间防控这个基础性工程。只有动物性源头人畜共患病治理到位,才能有效降低人间流行率。人畜共患病防控,从根本上讲是通过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饲养方式,降低畜间流行率。人畜共患病防控只有真正做到源头治理,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才能为健康中国提供保障。

4.人畜共患病防控对全面改善民生意义重大。十九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关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畜共患病就是基层养殖人员面对的影响切身利益的问题之一。首先,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对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保守估计,人畜共患病每年给我国畜牧业养殖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0亿元人民币。2017年由于H7N9流感的影响,我国鸡肉、鸡蛋价格持续走低,给家禽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养殖者的利益受到重创,甚至很多家禽养殖业者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无以为继。人感染狂犬病的死亡率更是100%。养殖从业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而感染人畜共患病更是雪上加霜。为了保障基层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兽医工作者要不断致力于人畜共患病的动物源头控制。

二、当前人畜共患病工作面临的形势

1.人畜共患病疫情日趋复杂。从目前形势看,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畜间疫情错综复杂,人间病例数居高不下,人畜共患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持续存在。

2.高危人群防护意识相对落后。偏远地区畜牧业发展滞后,养殖户个人防护意识不强。人畜共患病的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养殖从业者、基层兽医工作人员,他们大多密切接触临床,在诊疗、免疫、饲养的过程中很容易暴露,稍有不慎就可能感染。再加上对布鲁氏菌病、结核等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个人防护意识低,感染概率大。做好个人防护能有效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密切接触者的个人防护意识及防护水平亟待提高。

3.技术支撑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消费者对畜产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检疫淘汰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效果与检疫的手段仍然相对落后。首先,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效果不明,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后的阳转率较低,难以评估疫苗保护效果。其次,个别牛羊养殖场未按要求实施科学免疫,免疫档案不完善,免疫前的监测、评估、备案制度不完善,甚至出现盲目多次免疫的现象。

4.卫生监督管理难度大。首先,牛羊的流通监管难度大,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但监管措施很难全面落实。开放的市场和便捷的物流与落后的防控观念和监控手段形成强烈反差,给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活羊私屠乱宰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穆斯林居住地区,屠宰数量不详,地点隐蔽,很难采取有效监管措施,私屠乱宰产生的废水、废物等极易造成污染。同时,随着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牛羊养殖产业迅速扩大,布鲁氏菌病的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5.防控经费投入不足。由于人畜共患病防控专项经费不足,导致难防、难控,人畜共患感染的风险持续存在。首先,人畜共患病防控经费不足。大部分市、县缺少人畜共患病防控专项经费,无法保证牛、羊群每年一次的布鲁氏菌病、结核普检,不能对布鲁氏菌病、结核的发生进行及时预警、预报,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传播留下隐患。二是阳性动物扑杀经费难以落实。现行的扑杀补助标准明显低于牲畜市场价格,特别是奶牛的市场价格昂贵而扑杀补偿价格低,造成布鲁氏菌病、结核阳性畜扑杀难度加大。

三、关于人畜共患病防控的建议

为做好新时代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兽医工作者必须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聚焦主要矛盾,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政策的落实,降低人畜共患病发病率。

1.完善法律法规。国家从立法层面进行创新,修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人畜共患病防控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通过法律层面的引导,促进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2.创新防控体制机制。制定各省市间的人畜共患病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卫生、公安、兽医等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针对八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防控,积极推动防控经费落实,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加强各层交流互通。从根本上促进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开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3.加强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兽医队伍,增强人畜共患病防控的软实力。同时,盘活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政策,不断深化和完善兽医基层服务制度,补充和完善兽医人才队伍。

4.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对人畜共患病的宣传和培训,使基层养殖户和一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暴露的可能性,减少人间病例。

5.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大对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促进新型疫苗、新型检测试剂的开发,为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及净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6.加强畜禽跨省调运监管和屠宰质量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动物卫生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大对非法调运和私屠乱宰的惩治力度,减低人畜共患病跨区域传播的风险。

我国已经在人畜共患病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推动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工作要做。作为新时代的兽医人,我们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人畜布鲁氏菌畜牧业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映像畜牧业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卫生危害、流行特点及预防策略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