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18-10-25李多

新课程·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杨金萍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直接相关,如,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长度单位、可能性等。因此,在平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依托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授课,这样做,能使学生对小学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住数学知识。针对于此,结合自身经验,浅析一下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多举生活中的例子

小学数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能与学生的生活直接产生联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讲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实现,与此同时,还要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借此来使生活化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比如,在学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展示这样一个情境:在画面中,小明、小刚、小丽、小红四人正围绕着一个四方桌坐着。看周围的布景,他们正坐在餐厅里。彼时,桌子正中央有一块大披萨。之后,教师点击鼠标,画面上浮现了这样一段话,即:现在这四人要分吃这一块披萨,其中,小明要吃四分之一,小刚要吃八分之二,小丽要吃十六分之四,小红要吃三十二分之四,请问,他们谁吃得最多?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势必能有效地被多媒体大屏幕上的画面吸引住,而又由于画面上的内容极具生活性,所以小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从而深化他们对分数以及约分的理解;再如,在教学《观察物体》的时候,教师不妨实现拍下本地一些知名建筑的三视图,如酒店、商场、超市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这些建筑进行观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展示本地城市的VR全景,并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城市的VR景象进行觀察,这样做,无异于将生活搬到了课堂,能有效拉近学生和数学课之间的距离,深化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认识,而且这样一来,学生在生活中路过那些地方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回想起教师课上所讲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联想数学,这对其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只让学生在课堂上、教材中、试卷上去学习数学、练习技能,这样做不仅容易使数学教学变得枯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针对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多开拓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以便学生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夯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完加减法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即学生回家以后要代替家长去购买未来三天要用的食材,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各种食材的价格记录到一个小账本上,并在账本上算出这些食物的总价格,以及营业员需要找回的钱数。之后,学生家长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并批注到学生的小账本上。最后,学生要将小账本上交给教师,然后再由教师做出进一步的评价。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其生活经验也能在该活动中获得显著提升,此外,该活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的财商,从而能提高他们的未来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再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下学校周边商店的饮料销售状况,而考虑到饮料种类繁多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一些饮料让他们进行调查。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调查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不要扎堆去做同一件事情,这样不仅会影响调查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具体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性格外向、大胆的学生就去搞实地调查的工作;心思缜密的学生就负责整理调查数据;有绘画基础或者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就要负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工作等,这样一来,学生间的合作效率必然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这对其自信心的树立是很有帮助的。总之,数学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能对学生数学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度发掘,不断开创适宜小学生操作的生活化实践活动,借此来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添加助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引导他们利用数学的视野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样做不仅能提升数学这门课程的魅力,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李玉婉,周春玲.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7.

[2]吴雅芳.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李多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简化难点的数学知识,还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指的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实事物相融合,以便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以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一、生活化语言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需要掌握生活化的语言,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语言的生活化不仅能够提升数学课堂的感染力,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教学认识时间的数学知识时,就可以以现实生活中人们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作为课堂的开始,比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以生活中常用的珍惜时间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将时、分、秒的概念引进,让学生了解到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明确时间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生活化的语言除了应用于教学之中,还应应用于对学生的教育与激励上,比如当学生做题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语言:“老师相信你可以完成这一习题,继续努力,改正错误。”虽然语言平淡,却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二、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的创建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具体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具体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从而有利于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建现实生活中铺设地砖的教学情境,假设小红的卧室长为5米,宽为3米,那么想要在其卧室内铺设边长为10厘米的地砖,一共能铺设多少块呢?学生就会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习题的计算。卧室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卧室地板的面积为3×5=15平方米=150000平方厘米,一块地板砖的面积为10×10=100平方厘米,则可以铺设地板砖的块数为150000÷100=1500块。通过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的创建,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引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有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引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对四则运算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以现实生活中购买东西的问题为例,让学生根据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比如小明与妈妈一同去超市购买东西,已知妈妈带了260元钱,购买了5瓶3元的饮料,2个6元的牙刷,1个89元的玩具小汽车和3包10元的泡面,问妈妈还剩多少钱?学生根据现实中的具体数学问题,就会积极思考列出算式:260-(5×3+2×6+89+3×10)=114元,通过生活化具体的数学问题,强化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最有效的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a·h,其中a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h为平行四边形的高,但是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一面积公式的由来,所以教师就可以开展数学实践,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其纸片的底为5厘米,高为4厘米,让学生自由进行拆分组合,并进行面积计算,大部分学生会沿着高将平行四边形的一侧三角形剪下,翻转后与另一边的斜边拼凑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即为长方形的高,所以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该长方形的面积即5×4=20平方厘米,还有的学生将平行四边形从中间剪开拼接,得出了同样的答案,由此可见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化实践中,能够自主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以便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问题和生活化的实践,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数学知识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榕宗.巧引生活之水,浇灌学生数学思维之花: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6(2):84.

[2]闫怡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5.

[3]刘晓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导学,2016(22):5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