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磨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2018-10-25盛婷婷

新课程·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磨课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盛婷婷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如何才能发挥课堂教与学的最优化?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磨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磨课;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所谓“磨课”,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在实践—总结—再实践基础上不断升华,以追求教与学的最大收益为目标。它不但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还能实现高效课堂,它是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催化剂”。“磨课”的形式可以是集体探讨,也可以是个人探究。下面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浅谈一下“磨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2016年9月,我接受了校方安排,成为“多伦磨课,打造精品课”活动的主教老师。在这次的打磨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磨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好处。下面浅谈一下本次的磨课历程:

2016年9月25日,我和校成员对于课题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这一内容,并由我先独立编写教学设计。

第一次磨课:

在写了初稿之后,10月20日,我进行了第一次尝试。这节课的设计是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进行的,先让学生找圆、看圆,对圆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两次画圆,先利用圆形物体或工具画圆,再用圆规画圆,并总结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接着让学生自学圆内各分部的名称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最后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课后便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本轮磨课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本次教学中,忽略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知识点。

第二,对分组讨论时间控制不佳,效果不明显。

第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的导向不到位。

聽了大家的评论,我如醍醐灌顶,对自己本轮的教学做了如下的处理:

1.在教学中通过展示不同学生在同样大的纸上画出的位置不同、大小不一的圆,由教师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说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处理完整了本节教学的知识点,把握了本节教学的重点。

2.在对教材难点的处理上,依然是采取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但在活动前,教师明确了分工的细则与要求:小声交流、细心观察;每组确定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精彩的发现;每组确定一名发言人,说出发现,并说出探究的过程。

3.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更加精准简练,比如“杯子的底面是个圆形”“透明胶带的内圈是个圆形”等等,这种叙说的引导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也变得更加精准简练。

第二次磨课:

经过一次集体的打磨,2016年10月25日,我又开始了第二次试教。在听取了数学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本次教学中,我很好地解决了上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有了质的飞跃。但本轮磨课中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圆的时候,形式单一,没有运动中的圆的轨迹。

第二,学生探究圆的特征这个操作活动所耗时间有点长,最终没能按时完成教学。

第三,教师在课堂中的“是非问”比较多,如“你们画好了吗?”“同学们剪好了没?”等等。

综合所有数学组老师的意见,我又做了如下的修改:

1.在创设情境认识圆的时候,不仅有平面图形中显现的圆,还有运动轨迹中形成的圆,形式多样,突显极限思想,为同学们今后对圆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2.为了很好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在对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知中,将新知与练习二合一,通过学生口述概念和教师错误的演示,加深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3.在探究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师剪三角形生剪圆”的比赛,既加快了学生剪圆的速度,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一个操作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知“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第三次磨课:

两轮打磨,两轮修改,我对“圆的认识”这一课教学趋于成熟。2016年10月31日,我同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位老师一同展开了这一课的教学。课后,来自外校的专家与老师给予了不错的评价: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堂维度、教学重难点把握的恰到好处。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本节课学生都积极思考、大胆动手,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佳。

三轮打磨,三轮点评,三轮修改。充分体现了“磨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也验证了“好课”是需要试上的;“好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个体艺术创造的产物;“好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师要多上、多学、多思、善于创新。“共磨一节课”就是通向“好课”的捷径。最终我在合肥市巢湖市2016年第二届小学数学“多轮磨课,打造精品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这次磨课虽让我身体疲惫,但耕耘过后,我收获了;辛苦之后,我快乐着。这次磨课,我感受到了我校数学组的集体力量,感受到了校方和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关爱。这次磨课,让我懂得教师的成长,跟一节节的公开课是分不开的。这次磨课,不但磨出了课堂中的精彩,更加磨出了我专业成长的精彩。在“磨课”活动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参与者,都在不断地反思,从而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课堂教与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仲春,李元中,顾莉蕾,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郭效金.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12.

猜你喜欢

磨课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在磨课中磨砺成长——“华夏之祖”的磨课故事
点滴磨砺,点滴进步
在磨课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