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多元智力视角反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其评价

2018-10-25朱守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评价

朱守保

摘 要:伴随我国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面临新的挑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如果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就无法实现对这一课程的教学创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有效激发,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相关教师需要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选择多元智力视角进行教学改革,以实现该学科教学的有效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 教学 课程 多元智力视角 评价

在高中学科教学当中,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再加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相关需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得到了广泛关注,且该学科教学对于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息息相关。多元智力理论是心理学领域当中的关键理论,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学科教学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观念较为落后,且教学模式无法得到创新,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提高,学生能力无法得到综合培养。在此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多元智力相关理论、视角结合就变得十分关键,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简述。[1]

一、元智力理论概述

多元智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他认为此前心理学家所提出的智力理论存在不足之处,并点出人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会用到至少七种甚至更多的智力,包括人们的语言、空间、运动、观察、交流以及节奏等方面。传统的智力理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难以顾及人们多方面的智力。而多元智力理论则强调人们智力的全面性和多样性,特别注重在特定环境中人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这就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弊端。多元智力理论存在更为宽泛的理论体系,且相关概念较为新颖,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智力的结构存在较强的开放性与多维性特点,对于学生而言,智力需要依靠教育环境进行挖掘。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智力素养、信息素养等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并且需要教师去不断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去激发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实现。所以,将多元智力理论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等进行有机结合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

与传统认知模式下的智力理论相比较而言,多元智力理论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首先,多元智力理论不再是传统认知中的“逻辑—数理”智力或者以“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模式,而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智力。其次,多元智力理论不再将智力作为传统模式下统一标准可以进行衡量的物质,而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迭而出现不同的特定文化能力。第三,多元智力理论不再将智力作为一种能力或者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不同能力共存的多元化、多类型智力模式。第四,多元智力理论下的每一个学生个体自身都有不同类型的独立智力理论按照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等进行复杂、有机整合,这样一来,不同智力的不同组成方式、表现形式等就会让不同的个体智力出现其独特的特点。[2]

二、元智力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1.加强教学整合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首先需要将多元智力相关理论与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处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正在不断向着信息化教学转变,原有的教学体系等也正在转为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体系,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也与学生的自身生活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会受到教学环境、评价体系以及课时等因素影响,且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教学应当强调信息技术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等,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导致教学出现了严重的片面性。[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利用多元智力视角以及相关理论等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整合,并且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结合,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智力进行交互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将课程教学与语文课程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语文课程当中的素材类型较为丰富,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等提供相应的材料,并且为教学提供较好的背景,教师可以将学生语文素养、审美等与信息技术素养相结合。该教师在教学当中还会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重视学生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学生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水平等进行综合培养。

2.加强自主学习

在多元智力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于自身不同方面的能力、智力等进行科学认识,并且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畏难情绪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自身的不足进行客观认识,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积极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一味依靠自身的强项进行处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去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相关问题、主动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学生学习如何掌握信息技术与相关软件使用的时候,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且将多元智力的相关理论引入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处理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式。[4]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高中信息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保证自主学习的层次性。高中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知识认知程度等不会一致,不同学生自身的智力情况也会出现明显差异,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一定要在自主学习中融入分层次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认知情况、智力表现等,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自主学习。不同的小组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进行小组内部的自主学习,成员可以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等进行回顾分析,并且就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等。这样一来,不同小组的成员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既可以确保学习内容符合自身的智力模式、认知程度,也能实现不同意见的交换分析。

3.完善评价体系

无论在哪一门学科的实际教学当中,教学评价体系都是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确保教学实际效果的主要环节,对于教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的理念主要就在于强调评价自身存在的发展功能,并且在评价功能上进行侧重发展,关注评价对象的过程,并且不断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等,还要将自评与他评进行紧密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评价当中,还需要重视评价结果的实时反馈,并且让被评价者获得认可。教师只有确保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学科教学评价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与其它学科相比的独特的,这一学科的学习内容较为强调对原理及相关方法的理解,并且重视学生相关技能的形成、熟练化培养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较为重视认知活动、技术活动之间的统一,且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原理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等多方面综合发展。

在高中信息技術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结合学生自身掌握的基础知识、相关的信息技术以及应用、信息素养等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包括课堂提问、问题访谈以及笔试检查等,以此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相关技能掌握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包括信息数据库的管理、信息安全等内容,并且将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在主动解决信息技术相关问题时加入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智力养成,并且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个人多元化智力潜能会得到较好激发。

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符合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为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需要选择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教师需要认识到多元智力视角的相关内涵以及主要价值,并且积极在实际教学当中应用这一理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进而调整学生的学习思维等,不断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实现该科目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代权.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2]拉巴顿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7(12).

[3]何红波.基于多元智力视域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通讯世界,2016(03).

[4]沙桂峰.基于多元智力视角评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才智,2015(16).

[5]李呈林.从多元智力视角反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其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11(03).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评价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