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作文中“归位”

2018-10-25庞丹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庞丹妮

摘 要:现如今中学生作文普遍缺少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更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写出有传统文化精神、人文精神的有内容的作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学生作文普遍套作空洞肤浅的今天,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作文中“归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作文 归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是我国民族自豪感的力量之源。但是我们发现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文化底蕴普遍缺失,作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更是严重缺位。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性。

充满文化内涵的作文,是把作文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让作文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让作文的蓓蕾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让学生的作文充满文化气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让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归位”。

现在的孩子写出的作文套作痕迹严重,缺乏真情实感和文化内涵,而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充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才能使作文脱去稚气,摒弃肤浅,有较高的立意和个性化的表达。

结合当代中学生作文中传统文化及人文底蕴缺失的问题,作文教学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散发文化气息,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指导。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训练。

一、引导学生善于引用诗词

文言诗词是增加文章诗意、文学性的最好手段,平时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多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思考现实意义,注重课内及课外的素材积累。写作文的时候活学活用,善引名言、诗句或历史故事,根据作文主题,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选取较多的、较集中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言或事例,但切忌生搬硬套,强行嵌入。要引导学生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自己的智慧的一部分,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贴切地组合。只有真正理解体悟才能有不着痕迹的自然引用,而不是为“引”而“引”,生搬硬套,那样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并不是引几句名言、几句诗句就可以使作文有了文化底蕴,关键在于是不是将这些引用与自己的语言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是不是温故而知新,将自己的精神和诗句完美地渗透在一起,让语言透露出一种文化的气息,让思想达到了一种文化的高度。

二、引导学生注重平日里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写出有文化底蕴的文章来,平日里一定要注重积累,使自己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几天、几个月、几节作文课能后做到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付出。第一,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有了一定的积淀才能在积淀中提炼。在提炼的过程中必须将这种丰富的知识内化为一种内在的人文素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必须坚持学而思,即在讀书的过程中坚持深思,尤其是读后深思,通过深刻的思考使知识性的东西转化为一种文化的思维,这样运用起来才能如鱼得水;而以上所讲这一过程主要是学生自学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营造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熏陶,一种美的文化享受。

三、启发学生全方位积累写作素材

1.走进大自然。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从浩渺的天地到微小的蜉蝣,都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思考与启发,从而感悟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春花秋月, 落花流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往往引发人们触景生情,或喜或悲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滔滔滚滚的大江流水往往引起人们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慨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水不仅能有时光易逝之感,还经常被文人拿来写愁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仅写了眼前景,又给人以启示,蕴含旧事物中必将蕴含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思考人生。人生是一本无字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写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对崇高理想的孜孜追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年青时立下的人生誓言……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伟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人生的经典。

3.关注社会。学生的生活圈子只局限于学校和家庭,我们也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网络资源,在留心家庭和学校中的真善美的同时留心社会中的热点,并加以思考,也可以去充分接触社会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生活。如拜访知名作家,探访敬老院孤寡老人,体验农民生活等等,主动地去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现并体会社会生活中能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文化点,从中积累下丰厚的写作素材素材。

四、善用写作技巧增强文化内涵

学生在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要注意句式的错落有致,恰当的修辞手法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本意,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共鸣的桥梁。适当的写作技巧更是能增强作文的文化内涵。

总之,动用一切手段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素材,使学生的作文丰富起来,立体起来,深刻起来,充实起来,更有意蕴。同时,作为语文老师,自身要积淀充足的文化底蕴,并把它作为一辈子学习的追求,这样,在作文课堂上,从举手投足中,从操行评语中,从以身作则的熏陶中,才会散发传统文化的万丈光芒。只有这样,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作文中“归位”,这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一辈子要致力于的“事业”。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