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气功通用教材节选(二)

2018-10-24

健身气功 2018年5期
关键词:命门三焦稳态

八段锦是古人根据人的形体特征,内秉人之精神特质,按“诚中形外”之理而创立的一种导引养生方法。经千余年千万人实践之凝炼和代代传承历史的积淀而流传至今。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当今大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安全有效、简捷易行为准则,在古八段锦基础上编创而成。十余年来的推广实践证明,它确有祛病强身之卓效,现将其功理要旨综述于下。

一、脊椎为枢,燮理阴阳,以致中和

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从南方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为人脑(主要是额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是因为直立,四肢才分化为上肢和下肢;而“爪”亦突变演化为能制造、使用工具的手,和便于直立行走的足。人之所以能够直立,是因为有一根竖直的脊椎,故脊椎为枢,是健身气功·八段锦功理要旨之首。

脊椎由椎骨、椎间盘节节相连,借前、后纵韧带连接而成。椎骨上有椎板、附件,它们之间形成一些小关节,借筋膜与相关肌群连接,可随意念作多自由度小幅运动。脊椎内充骨髓,上与延髓、脑干等相连而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脊椎两侧分布着许多神经根,它们和肢体运动、内脏运动等密切相关。有研究资料显示,人类80%以上的疾病与脊椎有关,因此脊椎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许多因脊椎局部失衡、错位、损伤引起的疾病,除事故和运动损伤外,大都因日常生活、工作中坐、立、行、卧姿态不正,椎骨相关肌群张力失调,使椎骨和相关组织内应力分布偏离正常生理状态有关。按应力生长关系,异常的应力分布必然导致相关组织的病理重塑,日积月累造成病变或加速退行性病变。

修习健身气功·八段锦,神与形合、气随意行、气到力生,改善脊椎组织内的应力分布,使之符合脊椎生理功能优化的需要,从而改变、缓解、消除导致脊椎功能退变、结构病理性重塑的肌肉记忆,逐步形成促进脊椎功能、结构生理性重建的肌肉记忆,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脊椎的生理弯曲,以达正脊健身之目的。

燮理阴阳,指整套功法八式动作是按人体形态结构设计的,每式均蕴含调和阴阳之理,故可以致中和而健身心。首式“双手托天理三焦”,意想双足扎根于地,两手上接于天,以天地为都契,抻拉全身,而腰(命门)、脐(神阙)、带脉居中,从而双向拉抻脊柱,以利于改善、优化椎体和椎间盘的应力分布,缓解老化退变,促进生理性重建,进而锁膝、沉胯、塌腰翘尾,命门阖、神阙开,同时展胸、仰面观天,随之竖项收下颌、百会上领、两手托天、脊椎节节拔伸、抻拉胸胁,与之同时肩胛内收,挤压身柱、夹脊、灵台、膏肓等穴。在上述过程中,脊椎小幅摄动中位线符合生理弯曲,这集中体现了燮理阴阳以致中和的内涵。次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展肩扩胸、生发疏泄肝气、宣发肃降肺气,平衡调节心肺气机。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一手斜上举,同时另一手自髂尖斜下方下按,一左一右,作用带交汇于中脘以调脾胃,阴阳之调和体现于四隅的交叉上举和下按之中。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上领百会、引动头颈,绕人体纵轴转动,下至涌泉接地气,经踝、膝、胯,提肛竖脊,持续1-2秒,然后顺势放松平缓回复中位,整个过程极尽燮理阴阳以致中和之意韵。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转动整个脊椎,并通过首尾两头牵拉摇摆,疏经泄热,以去心火。与之相应,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整个脊椎俯仰弯曲,下俯至两手攀足时,命门隆起成拱顶,张歙开阖;仰起时塌腰展脊上行,命门神阙开阖吞吐,通畅任督,以固生命之本。五六两式接续,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调和阴阳,以达固肾壮腰。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承六式,按五行相生之理,肾水旺而生木,但木性条达忌郁积,故瞋目以情志导之(肝开窍于目,微瞋使发而中节)以致和;同时以形体之动(攒拳需赖筋力,而肝主筋)而舒之,但意气到而力不发,故曰“增气力”。前拳后肘,护于腰际以固肾腰,返护其母。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颠足,由踝、膝、髋至整个颅脑脊柱系统,以自重落地震动七次,整合身心,正形以安心养神。应该指出,健身气功·八段锦八个动作的序贯排列是千余年古人练功实践经验之总结。式一、式八整起整收,善始慎终。式二、式三促进胸中大气(心肺呼吸之气)与脾胃水谷之气,并而宗气强,按五行之理火(丙火,心包)生土(戊土,胃),土生金(肺)有利于人之生命运动。式四之效除了祛五劳七伤外,还有虚其心、实其腹之功。式五、式六使心肾相交,至水火既济之境。而式七畅肝固肾,从而强生命之本。此序列是千余年古人实践真知之凝练。

二、提纲挈领,牵张筋膜,畅通经络

这里,腰胯为纲,颅顶为领。腰胯是一个整体,胯沉、稳、平、正,为静、属阴;而腰圆活、灵动,为用、属阳。人身之劲皆发于腰。另一方面,命门、神阙在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自《难经》面世以来,为古所公认,而丹道所重之下丹田,当在《难经》所言之“脐下”。在此,“下”当作“内”解,即下丹田应在命门、神阙之间,带脉所围绕的腹部空间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人所谓“命系腰间”之说是很有道理的。而“挈領”体现为虚顶(后顶上领)、竖项、平肩、虚腋之中。前述八式之要旨均体现了这一点。

如导论所言,“引体令柔”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小关节相关肌群拮抗作用和谐的体现,这些相反的力的作用必然牵张相关的筋膜,从而提高组织间质液的输运效率,有利于细胞生长微环境稳态的维系和微稳态的优化。以式四“五劳七伤往后瞧”为例,头颈转动时必然带动双肩,腰脊转动时也必然引起胯关节的相对运动。但功法要求肩不动、胯平正,这就必须用意念在肩关节、胯关节上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附加力矩。这必然使相关筋膜所受的牵张力最大化,由此引起的组织间质液输运效率最大化,使细胞生长微环境稳态优化,进而使细胞内稳态优化,从而基因表达、调控环境有序化,降低失误率,从根本上有利于人身心整体稳态的维系和优化。这是从生命科学基本原理出发对“五劳七伤往后瞧”祛病健身之效的理解,也说明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和畅经脉的道理。《黄帝内经·灵枢》有言:“夫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生。”显然,和畅经络是“治未病”促进维系健康的最佳途径,而在生活中坚持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是促进自身健康的最佳选择(成本-效果比最高)。

三、立地通天,统理三焦,协同脏腑

练功本来就立身于地、气贯于天,这里所说是另外一层意思,即通过持恒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从天地自然万物汲取正能量,拓展精神新境界。悟天行之健,立自强不息之志;感地载德之厚,广容物容人容事之量。以期在不如意者常八九的人生逆旅中,做到“物至则应,过而舍之;事来则应,过而舍之”,无悔过往、无求将来,真正活在当下。此即涵养道德、陶冶心性之真谛。若有此憬悟,不仅练功事半功倍,生活亦情趣日增,而浑不知老之将至、已至。

除一气贯天地外,以意念统摄三焦强化协同脏腑之功能,乃健身气功·八段锦一大特色。关于三焦,中国传统医学界说法甚多,最平常的一种理解是身躯内部的三大空腔,即上焦由颅腔、口腔、咽喉等组成;胸腔为中焦,腹腔为下焦,二者以横膈膜为界,随意念控制膈肌和肋间肌协同运动可调整呼吸。三焦空腔里充满与生俱来的元气。形体运动和与之协同的呼吸运动,对悬于其中的内脏器官起按摩作用,使气血充盈,促进其功能发挥。按人体整体观,五脏六腑为人体生命运动的核心,五脏为本,六腑为用。故《黄帝内经·灵枢》有言曰:“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知此,则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并持之以恒者,健康自我身心之理明矣。

猜你喜欢

命门三焦稳态
一维有界区域上单稳态方程多重正解的存在性
一维有界区域上双稳态方程多重正解的存在性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命门不能丢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综合分析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露天矿运输站场边坡稳态远程监控及工程对策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