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女冒险家于音:喜马拉雅翼装飞行中国第一人

2018-10-24王丽

新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翼装极限运动喜马拉雅

王丽

她供職于世界500强公司,深受老板器重,因为酷爱跳伞却毅然辞职;她曾创造中国最高跳伞纪录,并以性命为筹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翼装飞行“征服”喜马拉雅山的中国人。她想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来教国人学跳伞,还计划2019年能够代表中国人挑战翼装飞越南北极!这位疯狂女孩想向世人证明,“外国人玩得好的极限运动项目,我们一样能玩到顶尖!”

留学美国,东北美女狂热爱上跳伞

今年31岁的于音,是个性格豪爽的长春女子,爱好户外运动的她天生就像个男孩,喜欢冒险和挑战。9岁偶然看到有人乘坐降落伞从天而降,于音瞬间就被这种极限飞行运动迷住了,觉得非常刺激也很酷,心想,如果自己长大后能做个跳伞运动员就好了。

虽然当时没有跳伞的条件,但一点都妨碍不了这位“野”丫头挥洒本性。学滑板把脚摔骨折,打着石膏听摇滚乐,写小说,组乐队。19岁时写了首歌被编成彩铃获得不少下载率,于是开始四处走穴演出一年,每场演出费舍不得花,悉数攒下来。

2008年,于音到美国亚特兰大南方理工学院留学,从大一开始,就靠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女孩在中餐厅端过盘子、给别人修剪草坪、在建筑队刷油漆、帮人停车、健身教练、图书管理员等等,细数下来,竟打过27份不同的工,每天固定打三份工。为了让时间够分配,就连休息睡觉都要精确到分钟。日复一日的消磨和重压,却让她感受到一种生命独立的滋味。

2010年,已经转到芝加哥商学院的于音,第一次有机会真正接触到跳伞。那一刻,她又一下想到了儿时的梦想。令她有点失望的是,跳伞圈里大多是西方人,少有华人面孔。刚去学跳伞时,于音先坐了一星期冷板凳,没人跟她说话,也没人教她。

第一次跳伞,于音情绪有些紧张。机舱门缓缓打开,一阵疾风袭来,尽管穿着厚厚的衣服,她还是感受到刺骨寒冷。大家一一跃出舱门,最后飞机上只剩下她和教练。于音还在犹豫不决,伸出的左脚又缩回来。一旁的教练看不下去,推了她一把。正是这一推,她才有了第一次跳伞经历。

后来好不容易跳了20多次后,因为跳伞的专业英文不够灵光,于音忘记教练告知的一项重要规定,这个专业术语叫no low turns—“不能低空大转弯”。正因为这个疏忽,差点让她丧命。那天于音在跳伞着陆时,下方是一条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马上就要降落到这条公路上,情况非常危急。情急之下,她做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当时已经是500英尺以内的低空,甚至可能已经到达200英尺的高度。她做完这个180度大转弯,根据伞的原理就会直接摔下来。

事实正如前人总结的理论,于音以每秒20米的速度重重地砸到地上。幸运的是地上有一团矮木丛,她恰好被木丛接住,缓解了巨大冲击力。她很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当场手的整块皮掉下来,断了三根手指头。而比受伤更让她难受的是禁跳和被劝退。

有了这次血的教训,跳伞时女孩再也不敢马虎。由于训练刻苦,技术也随之越来越好。

760次的跳伞履历让她从菜鸟变成了美国跳伞协会D级别跳伞运动员。跳伞第3个年头,于音打破了2.6万英尺华人跳伞的最高纪录。

离开世界500强公司,创造中国最高跳伞纪录

从芝加哥商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于音有幸进入美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并一步步拼成年薪40万美元的高管,尽管平时很忙,但她仍常年坚持每周固定去跳伞。从飞机上跳过,热气球上跳过,受的伤一道道结成疤,却乐在其中。

于音利用每一分钟的业余时间,从一个跳伞菜鸟变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人世界级裁判AFF教练。每年除了完成上百次跳伞训练,还要执裁300场以上的比赛,当中国跳伞队的海外指导。

除了跳伞,从2014年开始,于音还迷上了翼装飞行这种极限运动。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身着带着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等一跃而下,借助空气一路滑翔。在接近极限开伞距离时,打开降落伞从而平稳着陆。这项运动可以满足人类在空中独立飞翔的梦想,但也在世界六大高危极限运动中居榜首,死亡率高达30%。全球仅有几千名敢于进行翼装飞行的运动员。于音有幸成为中国第一位翼装女飞行员。

2016年7月,于音忽然萌生了“翼装飞跃喜马拉雅”的大胆想法。当时很多朋友都吓了一跳,认为她疯了!

于音说,挑战喜马拉雅山脉是所有极限爱好者的梦想,多年来,曾有来自瑞典、挪威、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飞行员,想用翼装飞行的方式征服它,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有的甚至为此丧生或落下终身残疾。更令她不服气的是,从没有中国人用翼装飞行挑战过这座山脉,这更加坚定了她代表中国去完成这项挑战的决心。

然而恰在这时,于音刚刚协助公司北美总部完成收购最大竞争对手的案例,一封升职加薪的信在等着她。而与此同时,北美市场总监的桌上也收到了于音递上的辞呈。总监问她,是需要加薪还是更多的假期?还是希望一个更好的办公室?“都不是,只是答应你的事我做完了,答应自己的事还没有,所以打算去完成。”

美国国家队为了留住她给她发美国国籍被拒绝,运动公司高薪聘她当总监也被她拒之门外。对于跳伞,于音想要挑战更多。

然而,要身穿翼装飞越喜马拉雅并不容易,不仅要克服高原缺氧、极寒等环境影响,还要面临“离机自旋”等多种技术难题。从2017年1月开始,于音便正式投入到针对这次挑战的训练中,包括跳伞、风洞、翼装、力量、体能等,仅在夏天就进行了200次专项训练,每天忍着之前的尾骨断裂、膝盖积水等旧伤的疼痛,凌晨5点起床,叠伞、跳伞、飞翼装、看视频纠正动作。此外,她每天还抽出时间到健身房进行各种器械锻炼,100个来回的游泳锻炼,以提高心肺功能。

2017年9月12日,于音30岁生日,距离喜马拉雅的生死挑战越来越近。她立下遗嘱:“我若不幸去了天堂,葬礼上一定要有许多威士忌,大家一定要喝多,一定不许哭,都洒脱点。遗体能用的都捐了,不能用的都烧了,由我的学生们带上我的骨灰盒在天空中跳伞,让我的骨灰能够撒向天空。”

喜马拉雅翼装飞行中国第一人

喜马拉雅山脉处于高原地带,意味着挑战者要面临缺氧、极寒的环境及其所带来的身体高原反应。在高空之上,于音要穿戴着约30斤重的氧气装备从直升机上跳下。其中最大的风险是,在飞行过程中供氧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她就会因为缺氧而失去意识。在技术上,于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离机自旋”,她解释说,高空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去支持飞行人使用无动力飞行器,可能会导致身体自旋,自旋后几秒钟内人就会失去意识,严重的会导致脑死亡。

2017年11月3日9点20分,于音坐上了直升机。起飞时,她先是透过窗户看到了直升机带起的尘雾,随后看到了树和山,再往后看到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最后她看到了珠穆朗玛峰。

直升机一路上升,气温变得越来越低,于音的脚尖手指尖开始发冷,嘴巴变干,身体很难受。在空气稀薄的高空她感到了害怕,因为在她之前,从未有中国人在喜马拉雅之上翼装飞行。

挑战前,于音的身体就出现高原反应,整个人疲惫不堪。随着飞机高度上升,上次创造中国最高跳伞纪录的各种不良反应再次出现,这次又增加了恶心、干呕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呼吸、吞吐的过程和平时不一样。她只能尽力平复紧张恐惧的情绪,心中默念“我会成功的”。

到达2.3万英尺的高度后,于音打开舱门,冷冽的空气疾速袭向她的每个毛孔,深吸了一口气稳稳站住。接着,她以性命为筹码纵身而下,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挑战。

此刻,群山尽入眼中,一切生灵都微小如蝼蚁。这一跳,她虽然用了9个月来做准备,但基本上还是向死而生。在离机时,于音出现了轻度的自旋,好在很快制止了旋转。

在飞行中,女孩看到有深灰色钩边的白色雪山,珠穆朗玛峰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旗云,这是在山脚下和爬山中无法直接看到的风景。“那时候感受到的人与自然的联系已经超越了所有的紧张,心里是很平静的”。

从珠峰的山尖边飞过,她感觉既紧张又兴奋。在高于降落点3800英尺的空中,降落伞开启,之后于音顺利地回到了地面。这一刻,世界纪录被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东北姑娘刷新,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到此事的中国人。

其实在此之前,于音已经打破美国无氧26000英尺高空跳伞纪录、有氧3万英尺跳伞纪录、28000英尺华人翼装最高飞行纪录。

事后有记者问:为什么要飞行喜马拉雅?于音回答,“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做过这件事。在翼装飞行运动项目里,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在制定规则和探索人的认知体验边界。我就想证明,外国人玩得好的,我们一样能玩到顶尖。”

喜马拉雅翼装飞行挑战成功后,于音回到了长春的家中。“在家的时候爸妈还问我什么时候退役,还是担心我的”。

如今,于音已经正式创办美国首家华人跳伞学校——于斯人国际跳伞学校。独創一套跳伞考证和进阶体系,以保证安全高效地理解跳伞方式和安全细则,获得全球认证的跳伞执照。

目前,虽然跳伞项目在中国还无法迅速推广,但于音说,她会一点点帮助极限运动爱好者实现飞翔梦。目前,于音正在寻找一个适合在国内开展的基地,早日能让小伙伴不出国门,就可以学到正规USPA体系(翼装飞行官方认证系统)的课程。

于音说她想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来教中国人学跳伞。女孩下一步的计划是,希望2019年能够代表中国人挑战翼装飞越南北极!

猜你喜欢

翼装极限运动喜马拉雅
电动翼装飞行服
美女冒险家:“翼装”飞越喜马拉雅
2018“三峡之巅”CHINA X3中国·奉节国际极限运动季隆重开幕
给喜马拉雅找找茬
挑战极限运动
风过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