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赢在“起跑线”

2018-10-24张瑜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起跑线差距公平

张瑜

甘肃高台县国庆小学的孩子们在校同里进行滑轮比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对中国这样一个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大国而言,教育作为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引擎,尤为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40年高速发展的实践雄辩地说明: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

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为开智的第一步,基础教育更为重要。对孩子来说,它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品德、知识、技能这一整套体系的根基和土壤,是他们赢在人生“起跑线”的关键。对于国家来说,它是提高国民素质,进而推动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发展的基础,是国家赢在发展“起跑线”的关键。

在中国,基础教育覆盖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阶段。1986年,中国通过立法形式規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九年占据基础教育的大部分阶段。此后的30多年,义务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学前教育阶段,1978年幼儿的毛入园率为10.6%,2017年为79.6%;小学阶段,1978年净入学率为94%,2017年则为99.91%;初中阶段,1978年毛入学率为66.4%,2017年则为103.5%。

而上述数字,正是教育公平程度的最重要的维度。通俗来讲,教育公平正是要保证适龄青少年及幼儿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截至2017年,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这对一个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实属不易。

而今,中国已经在积极推动高中教育的普及,以使义务教育扩展至12年,覆盖基础教育全阶段。

然而在整体的教育公平中,不平衡依然存在——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差距,常规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差距仍需缩小。因此,国家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在弥合教育鸿沟这方面,信息技术显示出了“四两拨千斤”的高效。以信息化为手段,优质教育资源得以覆盖更广,通过教育信息化,中国正在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正在呈现出令人惊喜的效果。尤其是通过直播模式实现的异地同堂,让亿万不同地域的老师和学生得以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这不仅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还提高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

除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及资源,高质量教育的另一个维度则是释放每个人的天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

多年来,国家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希望能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许多中小学都在做有益的尝试,依托当地的产业、高校等资源,在课堂之外发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及活动,令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为将来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一个练兵场。

通过改善基础教育,过去40年,中国大大提升了“起跑”能力。但与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依然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对于中国未来之发展,继续提升这一能力依然重要。立于伟大复兴的历史门槛,回望40年来路,再次审视基础教育责任之巨,确乎用得上这样句子——“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起跑线差距公平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品读
必须公平
五行真经(9)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公平的决定
重归起跑线
〔考考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