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操作策略的研究

2018-10-24杨林玫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古籍整理规范化

杨林玫

关键词:规范化;古籍整理;校勘;辑佚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在古籍整理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在古籍整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整理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和行业标准,从选题规范化、校勘规范化、标点规范化、注释规范化及古籍今译规范化和辑佚规范化五个方面,对古籍整理规范化操作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7-0122-03

1当前古籍整理规范化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多学者对古籍整理工作进行了界定,结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根据目前古籍整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将其界定为:以便于古籍普及或进一步的研究为目的,以历代古籍为对象,依校勘、标点、注释、今译、辑佚、影印等为手段,通过运用版本、目录、校勘、文字、音韵、训话、考古等多种专业知识所进行的整理加工活动,统称为古籍整理。笔者认为,古籍整理的规范化是指在开展古籍整理工作时要严格遵循古籍整理的客观要求,整理的方法手段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整理的成果要与整理的要求和目的相吻合。古籍整理的规范主要分为整理形式的规范化和整理内容符合质量要求两个方面。在我国,古籍整理始终是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相关部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专家学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古籍整理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古籍整理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选题、校勘、标点、注释、翻译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这给古籍整理的规范化操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的规范化操作,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推动古籍整理工作的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古籍整理工作在促进古籍价值发挥中的作用。

2古籍整理中选题规范化的策略

针对古籍整理中存在的选题低俗、选题重复以及选题超出个人能力等问题,图书馆有必要根据古籍整理的特点强化选题规范化。

首先,图书馆要对古籍整理选题的自身价值进行论证。古籍整理中选题的自身价值包括古籍整理内容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性、学术思想价值、文学艺术性以及科技含量。也就是说,图书馆在对某一领域的古籍选题进行整理的时候,要针对其分属领域对其进行相应的价值分析。古籍文献浩如烟海,自然也有优劣之分,这就需要图书馆在整理古籍时加强分析,将所整理的文献与其同时代的文献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具有代表性。为此,图书馆不仅要进行深思熟虑,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以确保古籍整理选题具有实际意义。其次,图书馆还要对选题的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古籍的社会价值就是其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古籍整理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古为今用,发挥其在当前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古籍整理的选题环节,图书馆要将选题是否具有时代价值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确保古籍整理选题的时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图书馆要对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古籍整理选题研究现状的分析是古籍整理规范化操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避免选题重复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在进行某一领域的古籍整理时,要分析、研究这一选题的古籍整理研究前沿和动态,如果没有人做过这一选题,那么自身的研究就具有更大的意义;如果有人做过,侧重于什么角度,研究到什么程度,自身是否还有创新和发挥的空间。对于这些研究现状,图书馆都应谨慎审查和思考。

3古籍整理中校勘环节规范化策略

在古籍的流传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主客觀因素,古籍中普遍存在衍、倒、脱、讹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古籍校勘需要校正的问题,通过校勘力求恢复古籍原貌。但是,在古籍整理过程中,由于整理操作的不规范,往往会导致整理工作中出现底本选择不当、校记处理不当以及校勘精细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加强古籍校勘环节的规范化操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具体措施包括:①对古籍异本进行广泛收集,从中确定合适的底本和校本。图书馆需要对古籍文献的异本进行广泛收集,将其中时代最为靠前且抄刻质量较好的古籍作为底本,其他的则作为参校本,在进行底本的选择时既能做到省时省力,同时也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的发生。②要恪守校勘的原则。校勘的目的和任务是力求存真复原,努力恢复古籍的原来面貌,接近原稿的善本。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校勘的根本原则就是存真复原。虽然在古籍整理的过程中要达到存真复原这一原则具有较高的难度,但是图书馆仍然要坚持将这一原则贯彻实施到底,否则,校勘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③要对前人校勘的成果加以借鉴和吸收。校勘是一个尊重事实进行整理的过程。一些古籍从其成书之后,就有人在不同时代对其进行注解、勘误,这些前人所作的校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图书馆在进行古籍整理时要对前人的相关校勘研究进行吸收和借鉴,避免闭门造车引起的重复研究,使校勘工作少走弯路,同时,借鉴前人的校勘成果也有助于图书馆做好古籍整理的方向选择和选题确定。④加强对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校勘环节主要采取本校、他校、理校和对校四种方法,四种方法只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并无优劣之分,图书馆通常在校勘古籍时四种方法兼而有之。在校勘工作中,四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在校勘古籍时产生不同的作用,且对不同古籍可以采取不同的校勘方法,因此,图书馆在运用这四种方法进行校勘工作时,要根据古籍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同时还要注重对四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避免使用单一方法造成错误增多的现象。⑤校记撰写的原则。校记撰写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底本不误而校本误者不进行校记。二是别本或它书有异文、且无以判断是非者,亦或是正文有疑问无法解决时不出校记。三是原文出现避讳者,为进一步的研究所需,一般保持原貌不予改动。四是古籍中出现诸如古今字、通假字、繁体字等,为保持古籍原貌,一律不予改动,如为阅读所需可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五是如果出现显而易见的刻板错误,则可以直接进行修改而不出校记。⑥校记撰写位置。校记的撰写位置主要有置于书尾、置于卷后、置于回后、置于篇后、置于章后、置于语段之后、置于句后、置于有误的词语后、置于页左、置于页上、置于页下。图书馆在撰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⑦撰写叙例。叙例是对所整理古籍的校勘体例和依据的概括说明。叙例的撰写主要是对所校古籍在校勘过程中所选用的对校本、古籍底本、参校本以及其他各种参考资料的版本系统、成书情况和校勘的价值等进行说明,同时对校勘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对已有校勘成果的借鉴情况进行叙述。

4古籍整理中标点的规范化策略

4.1古籍标点规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籍中存在的标点规范化问题主要有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当属上而属下,当属下而属上,不明语法和句法,不明地理常识与典章制度,不识专名,不明语境、礼俗、天文、科技,不明引文或相关史实,参杂个人好恶。

4.2古籍整理中标点的规范化处理策略

具体策略包括:①合理选择版本。选择其中一个善本进行规范,避免由版本问题导致的错误,将标点的错误降到最低。②坚持严肃的学术研究风气。标点古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标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图书馆在对其进行规范时要采取严谨的学风和态度,要谨慎对待,在出现疑问时最好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③要明确注释和读者的对象。如果读者对象为普通大众,那么图书馆就应该选择趣味性和可读性强的注释材料,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注释量;如果是针对较高层次的读者或科研人员,图书馆就可以选择较为艰深的古籍作为注释材料,同时尽量减少注释量,注重注释的学术性。④注释用语要注意精确和详略得当。注释是向读者解释古籍的原意,因此,解释语言要扼要和精准,确保能够准确传达古籍内容的原意,同时,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注释语言要详略得当,尽可能用现代语言进行精准的表达。⑤对古人的注释进行辩证的借鉴与吸收。图书馆在校勘古籍时要对古人的校勘成果加以借鉴和吸收,不走弯路,但是这种借鉴和吸收应是辩证的,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不能对字词典等工具书进行盲目照搬。字词典,尤其是古代的字词典在古籍阅读中是很好的工具书,但是这些字词典并非是万能的,通常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当遇到多义词等情况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照搬字词典。

5古籍今译的规范化策略

5.1古籍今译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古籍整理工作中,古籍今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明古汉语语义而出现误译,因句读不明而误译,不明古代语法和修辞造成误译,以古类今、任意发挥,生搬硬套违反现代汉语习惯,文白夹杂,生造词语。

5.2古籍今译的规范化策略

图书馆要明确今译的内容,根据不同文体的古籍采取不同的今译策略,史学著作注重“信”,哲学著作强调“达”,文学著作注重“雅”,要突出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基本方法为直译和意译,今译要注意与注释等方法相结合使用。

6辑佚的规范化处理策略

6.1古籍辑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古籍辑佚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漏收与误收、重出、狗尾续貂以及出处不明。这些问题给古籍整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亟待通过规范化的古籍整理操作加以解决。

6.2古籍辑佚的规范化策略

具体策略包括:①恢复佚书

的原貌。古籍佚书主要分为:原书已经亡佚,现有存世文献保存了其中的部份内容;原书出现残破现象,但是其他文献可以对其残缺部份予以佐证;古人零星诗文未被收录入现存文献,但是可以从其他传世文献中收集并入本集;古代思想家和学者的各种言论、思想、观念散见于各书中,可以辑录成书;在现存文献中,有古代某一作者或著作的零星作品,但是不知其出于何书,抑或是本就未成书,甚至没有具体篇名的,可以辑录成新书。针对这些佚书的类型,无论是哪种辑佚都要恢复佚书的原貌。②佚书的编排要有一定的体例。佚书收集完毕后就要进行编排,编排则需要根据一定的体例来进行。一般来说,体例主要依据三种情况进行编排:一是按照原书体例进行编排。二是根据辑佚者自定的方式进行编排。三是以附录的方式编排。③辑佚工作要坚持开放性。辑佚工作要不断地借鉴和吸取他人的科研成果,而不能闭门造车,必要的情况下可在一定范围内少量发行辑稿,通过广大读者的阅读实践使之日臻完善。

7结语

古籍整理是发扬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文献和发挥其在当代社会价值的重要工作。但是古籍整理不是一个简单的文献收集工作,图书馆需要对古籍进行存真去伪、勘误纠正的处理,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图书馆在开展古籍整理工作时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策略,坚持以规范化的操作开展整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古籍整理工作能够规范运行,实现古籍整理的相关目标。

参考文献:

[1]何九盈.《汉唐方志辑佚》标点商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567.

[2]刘琳,吴洪泽.古籍整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85-98.

[3]魏德胜.文言今译的一些问题[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35-39.

[4]北京大學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1-250.

[5]陈蒲清.《文言今译教程》误译举例[M].长沙:湖南岳麓书社,1986:47-50.

[6]王义耀.漫话古籍今译:兼评《周礼今注今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2):4-7.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古籍整理规范化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高血压患者中开展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分析规范化介入护理配合在TAVR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历程与第三届评选方案公告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漫谈古籍整理的规范问题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评审会召开
近30年来广西地方古籍丛书编辑出版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