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创新研究

2018-10-24李丽红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图书馆互联网+

李丽红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创新策略

摘要:文章阐述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特征,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创新策略,以期推动“互联网+”与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7-0080-02

“互联网+”思维的崛起标志着网络进入了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找发展和创新的契机。图书馆作为由来已久的文化服务机构,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新兴媒介力量,使其空间格局的创造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催生出了新的模型和新的范式。图书馆如何基于“互联网+”思维走出僵化的服务空间格局,如何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服务模式,并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成为图书情报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图书馆未来的改革方向。

1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影响因素透视

“互联网+”虽然为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机会与挑战是并存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必须在新时代环境里脱胎换骨。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影响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透视并梳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为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1.1新技术因素带动图书馆空间再造技术升级

“互联网+”思维开启了传统行业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时代,同时也促进了传统行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期提高与新时代的契合度,实现传统行业产业的升级。新技术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图书馆空间格局的分布走向智能化和数据化,“互联网+”环境下,新技术在图书馆空间布局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方式:①新技术的嵌入。图书馆依托互联网平台,整理用户产生的借阅数据,获取用户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改善空间布局。因此,这种新技术的嵌入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新技术为生产力和推动力,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空间服务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②图书馆空间再造方式与新技术的融合。图书馆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新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和空间再造。

1.2新思维因素促进图书馆空间再造观念的革新

“互联网+”思维转变了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思维模式,实现了智慧战略的转型。传统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往往围绕文献阅读的物理空间展开,重心放在文献资源的有序排列和分类。新思维因素则拓宽了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思路,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突破了原有的限制,树立空间再造新理念,积极寻求协同发展的机会,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网络互联的虚拟空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移,笔者绘制了图书馆空间再造运行变化图(见图1)。

1.3新模式因素凸显图书馆空间再造结构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部分图书馆在空间建设与再造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打造了集科学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互联网+”依托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和兼容性强的特点,将数据信息服务融入图书馆空间再造,创新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形成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结构。“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不仅需要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还要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创客服务、体验服务和交流服务等。“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受新技術、新思维和新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笔者对三者进行透视,以期为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创新提供参考。

2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特征分析

具体体现在:①图书馆空间再造结构的多元化与复合化。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具有结构上的多元化与复合化等特征,可提高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时效性。图书馆空间再造既使传统的物理空间得以重组和划分,又使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得以互补和协同。②图书馆空间再造使图书馆功能具有多样性与扩展性。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扩展了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从藏书室变成文化交流与服务中心。③图书馆空间再造方式的移动化与智能化。“互联网+”思维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空间结构和服务功能,还促使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方式向移动化和智能化转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使图书馆空间服务具有即时性等特点,能够随时随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也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更加移动化与智能化,使图书馆空间服务更具吸引力,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

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创新策略

3.1科学定位图书馆空间创新服务模式

图书馆应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科学地规划图书馆的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多地突出“人”的空间,以“人”为中心设计和改造图书馆的空间。如:图书馆应尽量增加阅览座席,为读者提供更多安静的学习空间;在进行空间设置时,应注重读者对于新的阅读方式和内容的体验,为读者提供平板阅读器、数码学习本、电子期刊触摸屏和电子图书借阅机等新型的电子阅读设备,为读者体验新的阅读内容和方式创造条件;在空间活动安排上,应突出读者参与和互动交流,为读者交流阅读心得提供机会。图书馆也要基于“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模式,形成高效的服务机制,使广大读者喜爱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还应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空间再造,利用新技术整合网络资源,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图书馆空间再造是一个馆内外资源整合和交换的过程,既包括馆内资源又包括馆外资源。图书馆应当以空间再造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并实现共建共享。图书馆也应加强馆内资源的整合,包括活动或项目的策划、宣传,各种文献资源的支持及内部工作流程的调整等。图书馆还应积极主动外联引进并整合外部的资源,解决空间再造与服务拓展中的经费、人员、活动创意与策划等问题。如:深圳图书馆在空间再造时,主动引进政府机构、文化团体、专业协会、公益组织和文化志愿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在丰富空间服务内容与手段的同时,也为相关各方提供了宣传场所和服务市民的机会,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

3.2灵活利用各种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近年来,纸质文献的规模不断扩大,空间短缺已成为制约许多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应千方百计地灵活利用有限的空间并进行改造,注重空间的设计,运用朴实的色彩与造型,为读者营造轻松休闲的氛围,充分体现其在社会转型中扮演的城市集会地点、多功能知识分享与交流平台的新角色。空间再造的目的在于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推广图书馆的资源,提高馆藏利用率。图书馆在创立新型的服务空间后,应打造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带动新空间和新服务的利用。如:图书馆除提供经典图书阅读外,还可定期策划开展多种阅读推广活动,引导民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弘扬优秀文化。

3.3以互联网为驱动力,提升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活力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应以互联网为驱动力,提升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活力,进而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满意度。图书馆应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潮流,努力打造虚拟空间。如:图书馆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构建个人阅读虚拟图书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阅读需求。图书馆也要强化网络服务意识,推进服务体系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内在竞争力,如图书馆可开辟虚拟的网络创新空间,满足读者的创新和创造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基于“互聯网+”思维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可使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活力,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凤.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进展[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3):18-23.

[2]王筱雯,王天泥.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为例[J].图书馆,2017(4):40-43.

[3]吴海媛.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7(1):65-68.

[4]张昭.“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实施路径[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5):32-35.

[5]杨雄标.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践与思考:以深圳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6(6):49-52.

[6]蒋萌.“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创新与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6(3):92-96.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图书馆互联网+
图书馆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