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生活与文化的美术教师版画创作

2018-10-24李永永

少儿美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巫溪璧山培训者

■图、文/李永永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术教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有效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一个绝对不能绕过的话题。版画由于其复数性、高度的概括性、表达的多样性等因素,成为一线美术教师提高创作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应该说具有重要的优势。为此,当前教师版画培训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在培训过程中部分培训者单纯地进行简单的版画表现技能技巧训练,导致被培训者教育观念的低级化,参加培训后,也简单地将版画技巧单纯地传递给孩子。教师版画创作的重要目的是什么应当引起被培训者的重视。

1.以提高被培训者审美认知能力为根本。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引导被培训者进一步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与创作的审美规范。由此,对培训者要求必须要高,教师创作的作品要有一定的审美高度。

2.创作题材的选择与教学课程开发相结合。如何把生活中的素材性艺术资源转换为创作题材,是学习者必须明白的,并对素材的选择做理性判断。比如:生活主题类、地方文化历史主题类、自然风情类等等。

3.创作手段的选择尽量要与学习者职业化特性一致,创作手段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尽量做到表现手段能学以致用。同时在进行技能学习表现时,尽量能够进行有效的技能延伸,让技能往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此以地方文化为代表,列举以绝版漏印版画表现的美术教师专题版画教学作品。

教学对象:璧山中小学美术教师

背景资料: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建县至今,几度兴废,跨越了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

唐《元和郡县图志》(公元806年)记载:“璧山县,本江津、万寿、巴三县地,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璧山,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县,因山为名。清同治四年《璧山县志》载:璧山“形如柳叶,四壁皆山,外高中平”。诗曰:玉映重璧山映山,双河连江源为源。常思状元报国志,笑看璧玉谱新篇。

创意手段:

1.理解当地历史背景,确定表现主题;

2.随机撕或刻主体物形,逐层漏印;

3.刻制1~2个细节物体,如房屋,组合漏印。

表现提示:

1.确定一个色调(季节),漏印;

2.深色纸上印浅色,大面色块要渐变。

作品赏析:图1、2、3、4都是以璧山的人文景点或历史记载为主题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作者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深深的情怀。图5、6、7、8以当地的自然景观为表现主题,通过作者的内化,呈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巫溪是全国贫困县,把提高孩子的艺术文化素养落到实处,以巫溪县文峰小学为代表的一线学校,苦干实干,因地制宜创建美术特色学校。为此,连续几年来,从师资培训到美术课堂教学,逐渐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在特色学校创办过程中,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特色学校发展的一个切入点。该校教师用绝版漏印版画表现手段创作的作品,具有浓浓的地方特色,家乡的典型风情与人物历史成为他们表达的重点。

作品赏析:

巫溪红池坝是重庆著名的旅游景点,四季变化多样,图9、10、11、12是表现巫溪一年四季变化的风情,那里有贫困留守孩子,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但是他们依然乐观向上,老师们利用当地人文自然之美,唤醒孩子们对美的渴求,该校美术教师不断努力追求,用画笔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猜你喜欢

巫溪璧山培训者
璧山:“四城”同建 人民同享
在十八梯遇见巫溪
“巫溪洋芋”拿到出口欧盟“通行证”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从教师到培训者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在这里遇见主城
重庆璧山:从公厕“革命”到资本创新
教师培训要有“场”